|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疫情防控】让我看看你的样子——龙沙区法院人的“战疫情”日记(二)

发布时间:2020-02-22 18:40:30










    疫情如同一场风暴

    在最寒冷的午夜袭来

    战“疫情”

    我们义不容辞,使命重大

    昨日雪如花

    明日花如雪

    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光

    终将随着送暖的东风缓缓而别

    2月9日

    审判员 刘鑫磊

    今天值岗的地点是老干部独立楼,是晚上18点到19点的一人岗,这几天天气有些寒冷,不扛冻的我穿了一层又一层,提前一个小时出发,去原来只需要几分钟、现在因封闭间隔需绕道而行的隔壁小区车库取车。用车的温暖来抵挡阳光褪去后的冰冷,兼顾发挥着壮胆和保镖的作用。

    爸妈将他们那剩余的几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全都给了我,说他们不外出,用不到,我值岗都给我,心里是满满的温暖。

    要值守的是一幢U字型的独立楼房,住户和人员相对较少,再加上时间稍晚的关系,进出人员不多。只有一位男士,趁晚上人少外出购置生活用品。另外,有一位70多岁的阿姨,因糖尿病需走步运动,而从过完年到现在的十多天,她一直在家里走步,告诉我转圈转得头都晕了,要出去绕着湖边走走。这位阿姨年纪较大,戴着不防病毒的布质口罩,我没有让她出小区。她很理解,就沿着独立楼走步。几圈之后,和我说她就一个人住,十多天都没和外人说话了,今天和我说话是这段时间说话最多的一天。

    这几天的值岗中,遇到形色各异的人,让人印象深刻。有登记嫌时间长而不耐烦的,有因不符合外出条件而怒气冲冲的,但更多的还是理解、配合和支持的居民,更多的是顶着严寒,维持秩序,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和在职党员。这些理解配合的人、“逆行而上”的人知道,现在所做的措施,就是要通过减少人员接触,阻断交叉感染,同时筛查出已有感染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这样才能战胜疫情,更好地保护家人、保护小区、保护城市。这些人是一道道微弱的光芒,而凝聚起来却似阳光般明亮耀眼。

    2月21日

    审判员 刘婷

    早晨醒来,第一反应就是看看有关疫情的新闻,今天是我的第三次防疫值守。每一天都想念以前平凡的日子,我想现在的每一次值守都是为此战斗。上午十点半,司机师傅准时接我上岗,看着车里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她们是平凡日子里的法官,是细心照顾她人的姐姐,是活泼可爱的妹妹,同样她们也是女儿,妈妈,妻子。而现在的她们,戴上了口罩走上了防疫前线,变身一个个勇敢的战士守卫一个个小家,一个小区,一座城市。进入工作状态,我们开始了机械又不乏灵活的工作。“为什么我没出过门扫码红色?”“为什么我上班回来一天之内再出去又变成红色?”“我不会扫码啊,为什么不让我出去买菜?”“我家里的产妇和孩子想要回家应该怎么办?”我们值守的五个岗位都会充斥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想说能解决的我们绝不推诿,能解释的我们一定耐心,能帮助的我们一定全力。这个时候只有小区外面的人和小区里面的人相互配合,互相理解,才能守护好我们的家!回家的路上在想夜里值守的男同志应该看得见凌晨一点,两点,三点……小区门口的景色,他们用他们的方式迎接了一天又一天的日出。平凡的我们,就这样为我们的家,我们的城守护着,闪烁着微小的光,照亮每一天,带来新的希望。

    2月20日

    法官助理 孙宝光

    庚子年,我们共同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2月20日晚,我又一次参与晚班值守任务。夜,依然是冬季式的寒冷,无一丝春朝的气息,但也尤为安静。在临时板房里值守,虽然声寂影疏,但不时也会有居民自此出入。

    与我一同值夜的梁冰,是个说少做多的小伙子。在睡意正浓的时刻,他依然保持着警醒。每当有人经过卡点,他都会第一时间迎上去,和顺地请对方出示证件,耐心讲解有关政策,并认真做好备案登记工作。待居民进出后,又一次次手握冰冷而粗糙的简易铁门并将其关严,回到板房,继续守护着。我们对经过附近的任何一辆车都保持着警惕,好几次因为某一声响同时冲到封锁的铁门处,之后发现仅仅是虚惊一场。“你是不是也听见了?”这是一晚上我问他最多的话。

    此前的值守任务中,院领导的“随时在线”、于海洋队长的持重与干练、姜昊阳书记员的诚恳与耐劳、几位新晋母亲的提早接班,这些在繁忙的工作中少有接触的同事们给了我别样的认知和最大的感动。

    值守工作看似机械,无法与“逆行”的医务工作者的艰巨使命比肩,但“与子同袍”的气概、共御疫侮的热情却堪似前线。虽然我们远离武汉,但严守住我们的任务“阵地”,不让新冠肺炎疫情“扣关”至此,便是在阻击战中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骄傲!怎奈我无如椽巨笔,无法详尽记录在疫情面前龙沙区人民法院干警们的坚守与执着。仅就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述之。

    结束一夜晚的工作,坐上通勤的车辆,瞥见我们的司机辛劳而坚毅的面庞,再望望车窗外的飞雪,我们在路上……

    2月19日

    政治部干事 姜孟

    2003年“非典”爆发时,我还只是懵懵懂懂的小学生,17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成为龙沙区法院的一名防疫工作者,也真正理解了疫情的可怕和前线工作者的付出。三次值守,每一次都让我有不同的体会。

    第一次值守,让我真正感受到防疫工作的不易。由于是紧急安排的工作,拦网、板房还没有完善,只有一台车可供临时取暖,我时刻在外面“盯”住来往的人员,在寒风中为居民耐心解释,做好登记,浑身都已冰冷,然而这只是短暂的一个下午,可想而知,那些天天在外面值守的“逆行者”们承受了多大的考验和艰辛,我们待腻的房屋正是他们需要的温暖;第二次值守,让我明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不是一个人的奋战。登记时,经常有去其他地方值守的工作人员进出小区,社区党员、各个工作岗位的“逆行者”,都在不同的地方为大家保驾护航,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第三次值守,让我体会到只是防守“人身”还不够,还要防守“人心”。看见仍然有人借口买菜,回来时不是两手空空就是仅仅拎着一块豆腐,让我难过,仍然有人没有意识这场疫情的严重。我认为,值守的意义不只在于减少人员流动,也是身体力行地让每个人加强自身意识。意识加强,那么行动必然自觉。

    其实,一言蔽之,冰天雪地里的不动摇是我们的职责,遇到疫情不退缩是一名党员的使命。我希望可以号召更多的志愿者投身于这项工作,也坚信我们的付出终究会有回报,鹤城的春天也终会来临。

    2月20日

    书记员 郑孝安

    今天是第三次参加防疫工作,感触颇深。今天是个晚班,我看到了齐齐哈尔久违的夜景,从以前的车水马龙到现在街上车辆的寥寥可数,觉得好生凄凉的同时又觉得胜利在望。到了岗位交接班,是第二次来到由于人员往来较多、被同事们称为“传说中的二号岗”,询问了一下白天的出入情况,随即上岗,回想三天前,我看到了“非要去买菜,回来就拎几个馒头”的“买菜”者、看到了“白发苍苍的独居老人在国家规定疫情期间不停电的情况下拿着老年机要出门交电费”的劝返者、看到了“请问怎么申请做志愿者”的大义者……这是我第一次在一天时间里看到这么多的不理解和这么多的感动。思绪回来,今天,与三天前有大大的不同,同样在五个小时的时间里三天前登记了两百余人,而现在仅有因疫情坚守岗位的下班人员二十八人,在这明显差异的数字上我看到了这三天里领导的亲力亲为、同事的耐心劝阻、百姓的配合理解。好像在三天的时间里大家都认识到了这是一场艰巨但又必胜的“战役”,这是一场全民动员、众志成城的“战斗”。

    下雪了,街上空无一人。是的,每个人都在坚守,每个人都相信,这场“战疫”一定会胜利,待严冬离去、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再相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