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首执法槌】扛起责任,传递使命

发布时间:2020-03-27 16:44:24






    我是龙沙区法院新入额法官刘晓峰。2020年3月25日,我敲响了我人生中担任主审法官的“第一槌”。第一次庭审,我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和紧张,感到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特别是庭长将卷宗给我的时候,我感到伸手接过来的是他人的人生,那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唯有以良知和责任慎独自勉。连续两场庭审,一个生活不易,庭审时情难自抑,请求原宥;另一个则出自内心的邪恶,为了一己私欲,突破法律和道德的界限,破坏他人生活,这是每个善良的人都不会原谅的,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更应该受到他自己良心的谴责。

    “如果你把良心摆正,你所审理的案件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这是我刚到法院工作时我的一位领导和我说的话,至今言犹在耳,这句话对我从事各项工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善待他人,常怀感恩之心和同理之心,是对普通道德观念和社会普遍要求的绝对尊重。法官的良知不是仅指良好的道德水准,而是出于对法律的尊重和忠诚,将良好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道德水准有机结合后,对案件作出适当性处理,用审慎的态度看待自己手中的审判权,用冷静的心态看待案件中各方当事人,正确审查证据、准确定性、认定事实、宽严相济、罚当其罪,最大限度的追求法理和情理的协调统一。

    米兰•昆德拉在其传世名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人活在这个地球上是需要压力和责任的,如果失去了压力和责任,人将会离开地球,轻飘飘地不知所踪。”如今,我已渐渐读懂了这份责任,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都会脚踏实地并竭尽所能的做好。岗位即是责任,这份责任决定了我们不能凭个人喜怒憎恶去判断问题,更不能裹挟私欲,特别是审判工作,不仅要不偏不倚的行使手中的审判权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还要发挥法律的指引作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了这份责任,法官就不会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了,而成为一份沉甸甸的重担。而唯有扛起责任,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程序公正,追求实体公正,我们才能对得起将裁判权交给我们的人民,才能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怍地。

    第一次庭审,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都是同事帮助完成,庭审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也都有老同事帮忙化解。每个扶助我前行的手和充满善意的微笑,都推动我紧赶慢赶的向前走,那些无私的帮助敦促我担起责任,将这些爱心和善意通过自己传递下去,让每个萤火一逝的生命都不再感到孤单无助,并于多年后回望时,看到自己在生命的漩涡里和同伴们中流击楫,浪遏飞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