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青灯黄卷成就“法官梦想” 书香法院铸造“荣誉勋章”

发布时间:2020-10-29 17:44:56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协会、国家法官学院、《审判适用》编辑部联合举办的“贯彻民法典绿色条款”征文中获得三等奖并在论坛中做主题报告;

    2020年,全省“民法典与法治龙江建设”主题征文中,三篇文章分别获得二等奖,一篇文章获得三等奖;

    2020年,撰写的文章被民革中央采用并实现成果转化;

    2020年,多篇文章多次被“黑龙江民革”“齐齐哈尔民革市委”的官方网站与微信平台采用;

    2019年,第四届“伯鸿书香奖”征文中的投稿文章获得“阅读奖”;

    2019年,撰写的文章被中国廉政法制论坛采用并到会参加论坛;

    2019年,首届龙江法治论坛中的投稿文章获得三等奖并在论坛上做主题报告;

    2019年,市法院给予在司法调研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孙宝光同志记个人三等功;

    2019年,黑龙江法学会优秀论文征文中的两篇文章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2018年获得三等奖;

    2018年,市法院授予孙宝光同志“调研能手”称号;

    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东北法治论坛中的投稿文章均获得三等奖;

    2017年至2020年,撰写的五篇文章分别在《黑龙江审判》《鹤城审判》等上刊登。

    以上这些都是龙沙区法院民事审判二庭法官助理孙宝光所获得的奖项,参加工作以来,孙宝光同志对于司法实践和学术研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深刻体会,不断从司法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了大量理论文章,获得国家级奖项3篇,省级奖项12篇,在国家、省市级媒体上刊登、发表文章10余次。

    孙宝光同志的父母均是知识分子,他自幼酷爱阅读各类书籍。怀揣着幼年便形成的“法官梦想”,孙宝光读书时毅然选择了法学专业,2014年如愿考入龙沙区法院,在工作、学习中,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工资大部分都用来买书,工作之余拿出大量时间去反思总结遇到的司法案件,构建理论框架,从本质上去理解思考,他以刻苦和自律的精神开启了自己的学术之路。

    龙沙区法院一直以来严谨的办案流程和浓厚的法治氛围,都成为了他的梦想生根发芽的土壤。在院党组的高度重视下,和院领导的关怀、支持与鼓励下,他与青灯为友,以黄卷为伴,自觉养成了“以案论理”“由案思辨”的逻辑运用习惯,并充分运用到相关理论文章的撰写中。他力求在“审判实践”与“司法理论”两个层面实现共同提升,尤其是遇到的疑难案件时,积极开展辩证思维,从基层法院审判视角出发,寻求解决司法裁判中 “疑难杂症”的“对症良方”,并将之理论化、上升为可“推而广之”的现实路径。同时,他积极借鉴同事们在司法办案中的先进经验,发挥自身的写作特长,坚持调研并撰写理论文章。

    近年来,龙沙区法院全力打造书香法院,推进法院文化建设,提高干警的文化素养。2020年,龙沙区法院新建成了学习阅览室,购置各类图书近千册,成为了全院干警的学习“圣地”。党组书记、院长井永恒十分鼓励干警多撰写理论文章、多分享调研经验,每年年初制定详细的调研工作计划,并指出:“全院干警要积极学习,将线上、线下学习研讨同步推进,为调研工作提供借鉴,为审判工作提供参考。”至今,龙沙区法院各部门均有热爱调研工作的干警,全院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一直以来,龙沙区法院高度重视学术调研工作,不断完善调研体制,创新调研工作机制,鼓励具有丰富审判经验,较强理论功底和较高写作水平的干警积极撰写论文和调研报告,真正发挥以理论研究指导审判实务,促进法院各项工作科学发展。下一步,龙沙区法院将持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引导干警深入钻研业务,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全面提升司法调研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工作与决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不断开拓审判执行工作的新局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