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全省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石时态出席会议并讲话,本次会议由5个中院、4个基层法院作经验交流发言。龙沙区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李效林参加会议,并在会上介绍龙沙区法院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的经验做法。
会上,李效林作了题为《搭建沟通桥梁 畅通公开渠道》的发言,从五个层面全方位介绍龙沙区法院的经验做法。一直以来,龙沙区法院把探索建立公众开放日制度,作为深化司法公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常态化举办公众开放日123次,7000余人参观法院。“让人民群众走进法院,让法院走进人民群众心中”这一阳光司法新机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一是健全新体制,组建 “公众开放日”活动团队。
为更好地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龙沙区法院挑选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热心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干警,成立“公众开放日”活动团队,采取 “部门责任制”,将每期开放日责任落实到庭室和个人,保质保量完成开放日活动安排。同时培养、安排有能力的干警负责引导参观和讲解,力求讲解生动活泼、“接地气”,多用典型案例、丰富的肢体语言吸引参观者。
二是拓宽新渠道,创新推进“线上”普法工作。
为使制度化、常态化司法公开活动不因疫情影响而间断,龙沙区法院在全市范围内首家开展“线上”开放日系列活动,创新“美篇”“VR”两种互联网参观形式,将“VR”(虚拟)全景展示技术运用于司法公开中,让法院在疫情期间继续走近群众,更好地推进了“法治黑龙江”建设。在疫情防控期间我院共开展“线上公众开放日”活动14次,云端邀请276人,云端微信公众平台阅读量2212次,微博阅读量22064次。
三是展示新风貌,推介特色司法品牌。
按照参观路线,当来访者到达重点建设区域,着重介绍龙沙区法院工作亮点,如家事审判区有利于家事案件当事人平心静气地解决纠纷的各项建设、院史室展现的龙沙区法院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学习阅览室内的各类图书、报刊等,让人民群众实地了解法院的特色司法品牌。
四是巩固新成效,同步做好“一网双微”宣传工作。
对每一期“公众开放日”活动同步通过“一网双微”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制作100期公众开放日集锦等,记录从无到有、从1到100的 “公众开放日”回忆“相册”,盘点龙沙区法院百期“公众开放日”的故事,得到干警和群众的好评和“点赞”。
五是拓展新实践,开展特色主题“公众开放日”活动。
结合重大节日节点,开展特定群体的、有特色、有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如在“六一儿童节”邀请学生参加开放日活动;在人民陪审员法颁布周年纪念日,邀请新任命的人民陪审员走进法院,使陪审员们熟悉法院的工作环境,更快进入角色;在“国家宪法日”开展模拟庭审活动,由专业法官负责模拟法庭活动中的稿件撰写,指导学生进行排练,详细讲述涉及到的法律知识,通过体验式教育,让师生们更深刻领悟到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由法官对模拟庭审做简要评析,教导学生们养成法治思维。
最后,李效林表示,这次能够荣幸参加全省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既是对龙沙区法院的肯定与信任,也是鼓励和鞭策。今后,龙沙区法院将坚持不断扩大司法公开范围,拓宽司法公开渠道,为社会各界了解法院、贴近法院创造更多机会,多注重以职业为划分,邀请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走近法院,精心打造“公众开放日”每一个细节,多为来访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新机制,提升法院的亲和力和公信力,树立法院良好司法形象,为进一步推介黑龙江司法品牌贡献不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