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对毒品的打击力度,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前,龙沙区法院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毒品预防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识毒、防毒、抗毒能力。
6月24日,龙沙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梁凤凤向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百余名师生讲解了新型毒品的种类。截止2020年底,全球已出现新精神活性物质1047种,其中约450种为近5年新出现的种类。新型毒品形态各异、五花八门,既有含芬太尼类、卡西酮类、合成大麻素类的“毒巧克力”、“毒糖果”、“小树枝”,也有含苯乙胺类、色胺类的“毒邮票”、“零号胶囊”,还有将氯胺酮包装成“奶茶”、“神仙水”,更甚者有的网红饮料竟含毒品,如“咔哇潮饮”,还有伪装成香烟的“娜塔莎”,极具伪装性、隐蔽性和迷惑性。梁庭长结合多年审理毒品犯罪的经验和案例,给师生们讲解了毒品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危害,倡导“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理念。学生们不仅对新型毒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还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认识,纷纷感叹,没想到毒品竟然离自己这么近,一定争做防毒小屏障。
龙沙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干警还深入彩虹街道五福社区,通过悬挂横幅、发放禁毒宣传页等方式向来往的群众宣传禁毒知识,结合真实、惨痛的案例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纪守法,并主动参与禁毒活动中来,让自己身边的朋友和亲人远离毒品、抵制毒品的侵蚀和危害。
下一步龙沙区法院也将更有针对性的面向在校学生、社区青年等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防范、抵御新型毒品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