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广乔学社】美文系列第十五期|绿色出行,强身健体,不负秋凉好时光

发布时间:2021-09-23 16:55:51


    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为营造全院干警多读书、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学习氛围,为干警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打造“书香型法院”,龙沙区法院以党建为引领,加强队伍建设,成立了“广乔学社”,建立起广大干警的精神文化家园。广乔学社美文系列的文章均出自干警的亲身感悟,敬请广大读者品鉴。

    秋高气爽,正是徒步的好季节,在秋风中行走,能够强身健体、感受秋天的美景,是一种关注生态、保护环境、尊重历史、传承文明的绿色运动,今天,让我们通过两篇美文一起感受在运动中融合阳光、空气和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吧。

    行   者

    这疲劳不知积了多少年,快进入骨髓了。风池穴风府穴麻木的很,任凭你怎样按都没痛感。平日里只觉得双肩后背似有千斤重,受力的程度让人目瞪口呆。我深深知道这是心理疲惫,必须战胜它。

    09年开始,受几位老年朋友的启发,我开始了户外运动,每天走30里,一年下来体重减了10公斤,走起路来足下生风,像是飘。每天离不开三件宝贝,一是脚下的那双运动鞋,是妻子给选的,穿了三年,行程万里,除了后帮磨损修补两次外基本无碍。二是前几年过生日时一位小朋友送给我的随身听MP3,下载了从80年代到现在的所有好歌,听起来就像穿越。你可以想想月色星光下一人独上坝上听《再向虎山行》是何等感觉。三是那个大木盆。每日暴走后在盆里加点藏药兑上开水边泡脚边喝茶边看书,亦是极佳享受。大木盆侧边曾裂过,被我用乳白胶沾上,完好如初,如今仍在为我的健康积极做贡献呢。

    暴走的路线基本是从北关市场开始,沿北大街至明月岛码头,再沿大堤走到嫩江公园防洪纪念塔,复从嫩江公园穿越龙沙公园到劳动湖娱乐广场,行至西虹桥下回到北关。因为时间交叉路线不一,故没有参加暴走队。复因性急脚快前后拖垮了若干伙伴,此恶名一出,死活找不到同行者,那些运动家们一接到我的电话就吓得“狼狈不堪”,找个“不三不四”的理由就是不出来。所以每天基本上都是自己走,无牵无拌,倒也自得其乐。一年四季风雨不误,春天到嫩江公园嗅丁香、夏天去江边玩水、秋天到大坝底下拾落叶、冬天到龙沙公园赏雪,偶尔心血来潮时还练练散打,踹那些无辜的大树。

    走路能促进健康,增强信心。一是瘦下来后走路摆幅和摩擦力变小,自然加快了步伐频率。二是血压和心率的降低使呼吸变得极为顺畅,走路不费力气。你只管迈腿前进,不用气喘吁吁,面白气弱。三是调整植物神经促进睡眠,因失眠大体是用脑过度所致,而大量的运动自然会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实践证明这是治疗神经衰弱的最佳方法。

    暴走能感悟哲学,增进修养。暴走中有三个体会:一是运动的绝对性。我们无论如何按摩、汗蒸都无法消除疲惫,因为那疲惫是骨子里的颓废,只有运动出汗后才能浑身清爽,眼界顿开,激活兴奋点。二是物质决定意识。所谓“心宽不怕屋子窄”纯属谬论。在江边湖边举目四望能开阔思维,忘却许多烦心事,是调整心态的绝妙手段。三是对立统一。你在室内闲适地享受腰酸背痛的无奈,我在户外忙着承担大汗淋漓的快感。快与痛、苦与乐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同气连枝,无法分开。不想身体挨累还想放松精神,那是绝对的无厘头。

    近年来,因社会转型期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大,抑郁者不乏其人,令人扼腕。暴走真的是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的好办法,有兴趣者不妨试一试。

    忘 忧 池 记

    去嫩江大桥西南约二、三里,有数砂池,为挖砂所致。池底通嫩江,故水无大波,清澈见底。池岸水草肥美,池中锦鳞游弋。中有一大池,长千尺,宽百尺,水深十丈,为须眉击水胜地。因彼四遭空旷无人,故泳者尽皆袒身。去衣则无忧,故命池名为“忘忧池”,忘忧者,概忘忧之谓也。

    自忘忧池面世,远近好游者纷至沓来,趋之若鹜。每值夏日午后,善泅者咸集于此,或商、或仕、或工、或卒;或清秀、或刚毅;或筋突如暴、或雪肌似练。虽乏娇媚,然阳刚之气足矣。此间偶有不知情者偕伉俪垂钓,小煞风景。泳者遂置二木桩于岸上,悬条幅曰:“男泳区,女士及烧烤者谢绝入内。”久之则男女垂钓嬉戏者自退之矣。

    忘忧之乐何如?盛夏之日,池表若温泉水,而池底则冰凉刺骨,颇有冬炉夏雪之趣。而身无片缕,伏于池中,无亵衣之扰、热裤之缚,形如赤子,翩若游鱼,欲与自然合矣。在彼身也,则清水漫于凹凸之处,似柔荑之手;日光洒于斑驳之间,如水墨之画。始知水之上善者,冲淡委婉,温润谦柔,利及万物,美不胜收。此身心之大放松也。

    至若骄阳似火,砂石如炙,脚踏之惟恐灼伤,乃潜身入水,闭气而游,一鼓而近百米。兴之来也,或自由、或狂蝶,虽姿态欠佳而自乐;兴之尽也,则或仰或蛙,随波逐浪是也。泳毕而疲,慵卧于沙滩,任砂石硌烫于背,令热气冲穴,适解腰颈之痛、腹背之酸。仰望天兰似玉,云白如雪;复闻蝉鸣唧唧,鸟啼啾啾;更兼促织伴唱,风送花香,虽石火美浴、妙手天工不及也。

    彼及阴凉之日,天若穹盖,四野苍苍。揎衣傲立,振臂高呼;思古人,唤来者;开怀大笑,纵情流涕。亦不失幽州台之兴也。呼毕困乏,乃铺席于地,闭目安神,四体平铺形“大”字于地,展雄伟于天,任风吹毛发,遍体奇清,飘飘然,若纵、若飞、若驱驰于万仞之上、遨游于穹苍之间,虽神仙之乐亦难及也。当此时,则幸此身有超脱之处,而为倥偬之人怜矣。

    嗟夫!若彼经纶事务之人,每于衣冠之间尽道貌之态,虽满腔愁苦不能形于色,满怀愉悦不能溢于形,日渐失其本真,安复有常态乎?以致阳气弥沉,强势渐去,雄性陡失,久之则为宦人矣。何若去尘世之浊衣,露健美之体魄,吸天地之正气,而忘情于物哉?览天地阔谓自由,显清白体谓平等,念生灵厄谓人权,同自然乐谓和谐,均五行事谓科学。岂不强似读万卷书哉!且人生百岁,倏忽即逝,而终日系于营营,忙于芸芸,务于戚戚,得无倦乎?乃曰:书卷埋头,不晓尘寰中事;沧浪濯足,始知百变人间。

    庚寅年夏与阿知同游数次,有感而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