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广乔学社 | 美文系列】清明时节雨 又系先辈情

发布时间:2022-04-02 15:58:22


    编者按: 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节日,缅怀先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有利于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龙沙区法院干警对革命先烈、逝去的前辈们有着怎样的崇敬与哀思。

    《致点灯的人》

    行政庭(综合审判庭)副庭长 陈冶

    邹碧华先生离开我们7年多了,先生总结提炼的《要件审判九步法》,作为最钟爱的“审判秘籍”一直置于我书架上第一顺位,以此表达作为一名法律人,对先生的怀念敬仰之情。

    初闻先生,是2014年听到他离世的噩耗。又识先生,是2016年,大银幕里呈现出的“先生”意气风发、感人肺腑。再识先生,源自于2017年华东政法大学之行,得益于先生生前的同事兼好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张枫老师的一课之缘,有幸成为先生的“次接触者”,在膜拜的心境和崇拜的目光中,我仿若看见一位墨香儒雅的法官、学者、领导立于脑海。

    张枫老师说,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人。

    先生的创新情怀了不起。从上海高院初到长宁区法院任职,先生成为了上海第一个因为群众拦车而主动走下车,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的基层法院院长。到长宁法院后,他每天随机拿着小本坐在立案大厅,以“微服私访”的方式观察当事人,观摩审判员庭审,由此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的法官缺乏统一的审判思维和审判方法,为此他融审判实践与理论思考为一体,将法律适用过程创造性地分为九步,层层递进,是谓审判要件九步法。九步法是先生遗留给后世法官同仁们一部“宝藏”,上海法院的教育培训部门已将它开发成视频课程;第二,中国法官面临的很多案件往往不是事实认定难、法律适用难,而是难在对复杂多变的人心的掌控。因此他要求法官都要学习心理学并考取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学以致用对当事人进行适时的心理疏导。先生首创了12306电话制度,解决了当事人找法官难的问题;打造并应用了中国法院第一个云技术,即办公电脑无主机、无辐射、电子资料无丢失,首次实现了中国法官的移动办公;为了解决考评法官的问题,先生借鉴跳水运动难度系数和完成系数的打分原理,发明了案件权重系数,更加科学合理考评法官工作量。

    先生的人文情怀了不起。上海长宁区法院,是他将职业梦想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园地,他是带着改变世界的理想在改变着长宁法院。工作期间,先生发现了两个观念性问题,一是院内青年干警的平庸化。长宁法院招录的干警在求学时,几乎都是精英,但工作几年后,发现昔日的同学往往要比在法院工作的他们在经济上、事业上优越许多,于是开始涌现青年法官的离职潮,法院人才正在流失;二是法官根本找不到职业尊重感。长宁法院的建筑面积只有1万平方米,是上海人均建筑面积最小的基层法院,办公空间狭小,食堂尤甚。餐桌类似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学课桌,低头吃饭稍不注意的话,会头碰头,如来晚,就没有地方就餐了。于是,先生决心从改变环境开始,他化身为建筑师、设计师,想尽办法改善环境留住人才。在他的努力下,长宁法院的法官、法官助理每人拥有一处独立的一体化玻璃阳光办公空间,室内阳光与绿植交相环绕,各个房间标配有电脑、咖啡机、沙发床,一份份判决在这里高效完成。不仅如此,长宁法院普通调解员的办公室,俱是一体化透明落地窗,外面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室内电脑、写字台、沙发床等办公设施一应俱全,这让从新疆某百货公司退休、担任调解员的老先生很感动,他说我上班时从来都没享受过如此好的办公条件,现在退休了发挥余热,邹院长却给了一生都没有过的最高待遇,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这位老先生月平均结案35件,是上海地区名副其实的王牌人民调解员。食堂是先生充分运用心理学的又一设计,进入食堂,会顿觉误入星级酒店,室内空间大,环境优雅、舒适、温馨,餐桌形状不尽相同,但共同点就是餐桌非常宽,最窄的桌子也有90公分,这个距离既满足了个人内心自我空间需求,又确保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舒服幅度。先生从任职直至骤然离世,长宁法院无一人离职。

    先生的法治情怀了不起。先生不仅在改变着环境,而且在改变和影响着周围的人。他不仅是一名法官,而且是一名学者、师者,他是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不是简单地要求自己的学生留下联系方式,而是要求每个人提交一本关于自己成长经历各个阶段的相册,用以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先生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更好了解自己的学生,更是将自己作为他们一生的老师。象牙塔之外,先生积极为年轻法官搭建成长的平台。在长宁法院,他开创了“小教员辅导讲座”的大讲堂,鼓励年轻法官轮流走上讲台,把审判工作和所学所思相结合得出的经验,总结出来讲给大家听,集体收益的同时,年轻法官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为未来蓄势赋能。

    这就是张枫老师眼中,将创新情怀、人文情怀、法治情怀发挥到极致的了不起的先生。但我想,真实的先生应该是无法用影像和字迹叠加的,有关先生那些纠结、失落、感伤、温暖的细节,是穷尽任何艺术作品和语言,也无法还原这位探路者的勇气与寻道者的风采的。

    人生短暂,即使是有过浓墨重彩交集的人,都免不去渐行渐远的那天。但对我来说,先生一直都在,也从未远去,因为让先生牵肠挂肚、为之献身的事业,仍是我工作的日常。先生孜孜努力、竭力克服的问题,有的已经解决,有的仍横亘在前,然因为先生的燃灯之辉犹在,定能助我辈穿透困顿的那些激越与迷惘。2022年清明节,请允许我用斯蒂文森这首《点灯的人》祭奠您,先生:

    茶快煮好了,太阳已经西落

    这时候,可以在窗口见到李利走过身旁

    每晚喝茶的时候,你还没就坐

    李利拿着提灯和梯子走来了,把街灯点亮

    汤姆愿意当驾驶员

    玛丽达想要航海

    我爸爸是个银行家,他可以非常有钱

    可是,我长大了

    让我挑选职业

    李利啊,我愿意跟你去巡夜

    把一盏盏街灯点燃

    ……

    《又到一年清明时,心怀崇敬寄哀思》

    民事审判一庭员额法官 赵维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小时候总觉得清明节不似其他节日那般欢喜,谈论的都是与死亡相关的痕迹,

    长大了才懂得清明节才是最应该存在的节日,谈论的是缅怀,是思念,是那些逝去的英灵不应该被遗忘的东西。

    英雄的本色是什么?

    是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不惧牺牲,

    是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的顽强坚毅。

    其实并没有钢筋铁骨的超级英雄,只因心甘情愿背负责任,才让他们有了无尽的勇气。

    时代更迭,初心未改,英雄们始终存在于各个领域,

    战场不同,行业各异,他们的奉献精神却始终如一。

    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中华,有希望,有力量。

    我坚信,不论是革命还是抗疫,终会取得胜利。

    待烟消雨尽,迎月明风清,才是“清明”的意义。

    《清明随想》

    立案庭员额法官 赵亚琳

    寒意渐去,阳光和煦。午饭后,我站在法院门前的台阶上,任春风拂面,享受难得的一点清静。抬头仰望国旗,无比绚烂,回望院办公大楼,庄严肃穆,中央悬挂的国徽熠熠生辉。我不由得思绪万千,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现在没有了枪林弹雨,但仍需要我们不断奋斗,努力前行。所以,我也有一个自己的、小小的家国梦,也有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手持维护公平正义的天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就是我最大的追求。

    作为一名民事法官,我日渐感受到随着经济发展导致案件数量激增带来的压力。但是,我也满怀着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喜悦。“我们是光荣的人民法官,党的嘱托记得清。弘扬正气,崇善制恶,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宗旨。一心向党,立场坚定,我们肩负时代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人民幸福我幸福。”此时,写到这里,这首旋律不由得在我心中久久萦绕……我们现在的辛苦是值得的。也许在戍边将士穿着的棉衣上、也许在巡逻归来的一碗热食上、也许在夜晚下哨盖着的棉被上,都有像我这样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一份贡献吧。今天,虽然不需要我们去抛头颅,洒热血,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知耻而后勇,因为我们不能再因为落后而挨打。我们的祖国虽饱经风霜磨难,但她从来没有被打倒,祖国的强大,是无数中华儿女奋勇直前,用生命、用鲜血、用泪水,努力拼搏奋斗换来的。我自豪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为社会、经济的安全稳定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最近一直在教孩子学一首歌《半生雪》,我也希望他可以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从小树立自己的家国情怀。“不惧风雪,我中华儿女流血不流泪。终无悔,入华夏显神威。信念坚如铁,不怕苦也不怕累……” 我想,这也许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一份坚持和执念吧。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