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为营造全院干警多读书、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学习氛围,为干警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打造“书香型法院”,龙沙区法院以党建为引领,加强队伍建设,成立了“广乔学社”,建立起广大干警的精神文化家园。广乔学社美文系列的文章均出自干警的亲身感悟,敬请广大读者品鉴。
1 纯真的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这部书讲述的是主人公克兰德从发现自我到战胜自我、最后超越自我的一个故事。对应着主人公辞去经纪人工作从伦敦离家出走、为追寻艺术到巴黎流浪,最后到南太平洋塔希提岛找到归宿的三个阶段。这个过程又对应着三个女人,第一个是他的太太,第二个是其好友的妻子布兰奇,最后一位是塔西提岛的土著居民爱塔。这三个人恰是本书的重点,她们分别代表着婚姻的三个价值取向。
科兰德太太代表的是资本价值即金钱。她出身世家,背景好,有着优雅的举止和娴熟的社交技巧,为人虚荣,缺少高远的理想,凡事都以现实利益来做取舍,属于宝钗之类的仕途经济派人物。她的本质是虚伪。
布兰奇女士代表的是肉体价值即美色。这是一个苦命女子,其容貌美丽却红颜命薄。先是被贵族少爷抛弃,好不容易嫁给了一个善良的蹩脚画家,但不幸的是遇到了本书的主人公克兰德。就是这个被其视为知己的人最终无情地遗弃了她,使其自寻短见香消玉殒。这个人的本质是狭隘。
爱塔小姐代表的则是精神价值即爱情。这个土著女人对其所爱的人能够毫无保留、毫无怨悔地付出,让本书的主人公得以完成其不朽的名作。后又在主人公谢世之后,按照其遗愿将其倾尽全部心血绘制的价值连城的壁画付之一炬。这个女子在爱情上做到了忠贞、做到了极致,我相信她最后放的这把火就是凤凰涅槃。这个人的本质是纯真。
可以说,正是这三个女人渐次唤醒了主人公的生命意志,使其从懵懵懂懂到义无反顾,最后大彻大悟。这个过程恰恰验证了佛教的“色空”。阿塔最后烧掉那些艺术作品,就是使事物回到了其本来状态,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也就是说,最后都放下了。
当然,本书最精彩的部分还是在结尾,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段话——“在我眼前,仿佛看到一艘很大的双桅帆船,他正在船上忙碌着,他裸露着上身,腰间系一块蓝色粗布。到了晚上,船被清风吹拂,在海面上轻快地滑动。水手们围坐在上层甲板上,船长和押运员在帆布躺椅上悠闲地抽烟。斯特里克兰德的孩子和另一个年轻人跳起舞来,和着手风琴沙哑的伴奏,舞的十分狂野。他们头顶的碧空中群星闪耀,太平洋上波光浩渺。”
“我”对克兰德与爱塔孩子形象的幻想和描述体现的是对新生活的向往及对生命本体的呼唤,是对“六便士”这种纯物质生活的断然拒绝,是迎风而上、势不可当的自由和无限放松无比健美的自然姿态。而这一切也许就是未来人类的真正希望所在。
2 理想万岁
《九三年》这部小说应该是描写法国大革命这段历史的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书中表达的思想观点看,作者雨果应该是站在共和派一边的。然而,他也对革命提出了很多质问和怀疑,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当然,这种反思不是对革命进行全面否定)。所以说,相较于其他人物而言,他的思想既进步开明又客观中立,既有文人的悲悯又有哲人的冷静,十分可贵。
作品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他们的命运都非常特殊。
老侯爵是一个集天使与魔鬼、高贵与卑鄙为一身的人物。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非凡的才能,是一个绝对的狠角色。在那把冲天大火将人性唤醒后,他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福莱希的三个孩子,这是其一生中表现最好、最美的时候。他也因此被蓝军的总指挥、其侄孙小侯爵放出去,获得了重生。他的最终结局是个悬念,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不会放弃君主思想,而在行事方式上也必然会向善良的方向转变。
小侯爵在本书中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他一腔热血,雄姿英发,文武双全,洁白无暇。他在此生最美、最灿烂的时候以最决绝的方式完成了最悲壮的毁灭。拉杜尔中士在对他发表裁判意见时的那段快人快语可谓切中要害,字字珠玑,催人泪下。他的死是对这场伟大革命中的一些极端思维方式的嘲讽和批判,他用血的代价证明,革命要想得到群众欢迎,就不能没有基本的人性。
教士(小侯爵的老师)的存在则是一个最大的悲剧。他死在自己内心最脆弱、最冷酷、最迷茫、表现最丑陋的时候。他用一种反人性、反自然、反人类的方式毁灭了自己辛苦培养的、也是被其两次救过性命的那个时代最优秀、最有价值的人,同时他也在无限纠结、无限遗憾、无限痛苦的情势了结了余生。他的下场让人想起雨果的另外两部作品中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巴黎圣母院》中那个害死卡西莫多和爱斯米丽达的恐怖主教,另一个是《悲惨世界》中那个投河自尽的密探沙威。他们最后都是在内心坚定的信仰坍塌后崩溃而死,这种死法最可悲。
对于共和制和君主制孰优孰劣这个问题,在当今世界仍存在很多争论。这两个政体都有其成功典范,我们不能妄下结论,片面地强调一方正确。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就是我们毁灭旧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好的新世界,所以不能对旧世界的东西不加区别统统毁掉。对其中那些优秀的东西必须要保留并传承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书中的“共和国万岁”还是“国王万岁”都有片面之处,我们要一致高呼的应该是“理想万岁”。
3 杀死一只知更鸟
宝贝儿两年前就和我推荐过这本书,当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这三天我认认真真的把它读了一遍,感觉确实不错。
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一个小镇子上,时间跨度也不是特别长,人物也没有多少,算不上什么鸿篇巨著,但是这部书的内容却是正能量爆棚。书中的人物都是充满正义感的人,比如泰勒法官,泰特警长,记者安德伍德,还有本书的主人公律师阿迪克斯、敢做敢当的杜尔夫斯·雷蒙德以及无辜被告汤姆·鲁宾逊的雇主林克·迪斯先生。这些人虽然职业不同,但是他们有头脑、有智慧、有血性、有担当,有与生俱来的正义感。在处理和对待整个案件的过程中,他们有观点,有原则和立场。尤其是阿迪克斯说出的那句名言——“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此语道出了一些问题的实质,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来说,在对是非问题做出独立评判时,这句话都是一种道德拷问。
书中关于儿童教育方面的思想也是为人称道的,比如阿迪克斯在知道吉姆将杜博斯太太的东西破坏了以后,不顾吉姆可能冒着的危险,坚持让杰姆去向杜博斯太太道歉,并且用讲故事的方法去赔偿她的损失。还有卡波妮,在看到斯库特对穷孩子沃尔特·坎宁安有歧视的态度时,她不顾自己的佣人身份,狠狠的打了小主人一巴掌,这种平等的理念、诚信的精神以及对人性本身的尊重,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这部书中的反面人物并不多,汤姆案件的公诉人吉尔莫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斯蒂芬尼小姐无非是个长舌妇而已,最令人讨厌也是作者集中笔力去讨伐的就是尤厄尔家族。这个家族除了肤色以外,在基因上可以说是集中了人类所有的缺点。不论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在什么样的国家,这类家族都注定是一种负能量。尤其是在强调平等这种价值取向的制度里,这种家族为祸更烈,制造麻烦的机率会更高,而且会以一种堂而皇之的名义实行之。所以在书中,阿迪克斯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无激愤的说,“我能想到的最可笑的例子是那些公共教育管理者,他们让愚笨懒惰的学生和聪明勤奋的学生一样升学,因为人人生而平等。某些人灌输给我们的人人生而平等实际上是个谬论。事实上,有些人就是比别人聪明睿智,有些人就是比别人享有更多的机会,因为他们生来如此。有些男人比别的男人挣钱多,有些女士做的蛋糕比别的女士更胜一筹,总而言之,有些人天生就比大多数普通人具有更高的天赋和才华。”
好了,该回到本书开篇当中最大的噱头和悬念中来了,就是那个怪人拉德利。在本书开始的时候他几乎是一个幽灵般的存在,小主人公们将其当作瘟疫一般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在本书结尾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大翻转,在杰姆和斯库特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动手杀死了尤厄尔。本书在最后也终于还原了他的真实形象,是一个集温暖、善良、友爱、文明礼貌于一身的谦谦君子,是一个与世无争、自甘寂寞的高洁隐士。事实上,他的存在也隐含着作者对一些不公平社会制度的对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西方多元化自由思想在文学中的一种表现。
最后,读者也不要忘了莫迪小姐的杜鹃花和杜博斯太太的山茶花,这些花儿代表着自由和幸福,与为人类殷勤歌唱不求任何索取的知更鸟一样应该受到我们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