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土中国》,费孝通著
费孝通先生的这本小册子深刻剖析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制度,将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制度都作了学理上的分析,并且这种分析与我们的经验感受非常一致。这本书是任何一个外国学者都无法写出来的,必须是对生活有观察力、同时又眼光开阔的中国学者才可能写得出来。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让人望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确有千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之感。
2.《道德情操论》,【英】亚当?斯密著,韩巍译
温家宝总理五次推荐的大师巨著,英国18世纪著名经济学家与伦理学家亚当?斯密的代表作之一,主要阐释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
3.《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
此书并非纯粹性的学术著作,而是美国大学法学院的法理学教材,它使我们对西方法理学、西方的法学教育、西方的教材撰写编排能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其意义要比纯粹学术性著作更大,是能启发法学思维的一本好书。
4.《法学方法论》,【德】卡尔?拉伦茨著,陈爱娥译
读完该书,如果理解了其中的一些内容,就会觉得法学是富含技术性的专业学科,需要经过潜心的修炼,才能有所领悟,不是各种杂学靠死记硬背法律条文就完事的。
5.《法律人的思维方式》,陈瑞华著
对于从事法律职业的人而言,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技能得以存续的前提。此书为“法学家的讲演录”,法学家作为法律职业体的先锋,他们的演讲,言辞与形式“富于激情”。他们关心规则的形成,关切个案的正义和公民的尊严。演讲内容强调秩序与和谐、自由与权利、公平和正义,其理念之创新、精神之卓越,是我们作为法律人值得一读的好书。读完此书我们的思维模式也会在潜移默化之间得以升华。
6.《正义的两面》,慈继伟著
如何对待“他人”,这涉及到正义问题。2001年三联书店出版的《正义的两面》是一部值得一读的著作。除了对正义主题感兴趣的人,那些想学习如何对日常现象进行哲学思考的人,还有那些苦于不能用简洁、明白的汉语准确表达自己思想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只有17万字的小书。
7.《一生的读书计划》,【美】克利夫顿?费迪曼著,王月瑞译
本书是一本别开生面、有趣而又有价值的工具书。作者根据多年的读书经验,为读者精选并评介了100多种古今世界名著,内容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历史、传记、自传等,意图使读者的脚步迈向书店或图书馆,并提供开门的钥匙,让读者自己去挖掘一生无穷尽的宝藏,不断拓深知识领域,达到渊博多识。
8.《论犯罪与刑罚》,【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著,黄风译
《论犯罪与刑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犯罪与刑罚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也是一部震动了世界的经典之作。该书深刻揭露了旧的刑事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依据人性论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认的三大刑法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化原则。
9.《刑事证据大全》,【美】乔恩?R?华尔兹著,何家弘译
本书论述刑事证据的规划及其实际运用,简洁清楚地说明了美国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分为:公开发表的法律渊源;审判程序和证据的种类;审判记录;再论相关性;排除传闻的规则;排除传闻规则的例外等19章。正如书名所示,本书的重点是这些规则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但本书提供的关于证据原则的一般看法也同样适用于民事诉讼之中。
10.《德国民法总论》,【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邵建东译
本书是德国民法学者迪特尔?梅迪库斯的一部关于德国民法典总论的专著,对德国民法典总则中的诸多问题,如法律行为、权利主体、权利客体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11.《活学活用礼仪书》,侯俊杰编
本书详细介绍了与日常工作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六种礼知识,包括日常礼仪、仪表礼仪、交际礼仪、会务礼仪、文字礼仪、涉外礼仪等。
12、《裁判的方法》梁慧星著
本书是作者在1995年出版的《民法解释学》一书基础上,在第一讲中增加了“法官如何认定事实”本不属于民法解释学的内容后出版的,书名亦改为《裁判的方法》。尽管本书主要谈的是法官如何判案,但律师必须要了解法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才能在法庭上与法官的正面、正式沟通中,增加代理观点被采纳进而胜诉的机会。因此,对于年轻律师而言,该书也是值得一读的。
本书“回避理论性论述,采用浅显平易的口头语,着重以实际的判决例或解释例演示各种方法的运用。”与晦涩难懂的法学专著相比,这本书行文非常口语化和形象化,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好像亲临作者的课堂,听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实际案例,将法学理论和实践中的法理、法言娓娓道来
13、《一生的读书计划》【美】克利夫顿·费迪曼著王月瑞译
本书是一本别开生面的、有趣而又有价值的工具书。作者根据多年的读书经验,为读者精选并评介了100多种古今世界名著,内容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历史、传记、自传等,意图使读者的脚步迈向书店或图书馆,并提供开门的钥匙,让读者自己去挖掘一生无穷尽的宝藏,不断拓深知识领域,达到渊博多识。
14、《论犯罪与刑罚》【意】贝卡里亚著黄风译
本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犯罪与刑罚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也是一部震动了全世界的经典之作。该书深刻揭露了旧的刑事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认的三大刑法原则。
15、《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何兆武译
本书是激进资产阶级民主派革命理论的集中概括,是世界政治法律学说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其以反对封建专制、倡言民主共和、主张人民主权为主题和中心内容,提出了富于革命性的宪政理论。卢梭以其卓越的智慧与思想不仅给笼罩在法国大地上的漫长黑夜带来了曙光,也给人类的思想宝库留下了珍贵的遗产,甚至于拿破仑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卢梭便没有法国革命。
16、《中国改革30年~~~10位经济学家的思考》张维迎主编
成思危、吴敬琏、厉以宁等中国10位经济学家对改革30年的思考与展望。学术凝聚智慧,启迪人们对现实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思考。
17、《决战朝鲜》
本书以真实的朝鲜战场为背景,带各位书友一同游历志愿军战士走过的那血与火的援朝之路
18、《把信送给加西亚》
美西战争发生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美国人找到一个叫罗文的人,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罗文拿了信,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把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19、《五百年来谁著史》
这是一本从金融与历史角度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大著作。作者下看基层组织,上看财政金融,外看世界大势,重新审视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有力印证了:近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取决于“国家能力”的强弱。同时,作者还探讨了:为什么白银能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为什么说明清亡于“货币战争”? 为什么中国票号资本被西方金融资本击溃?究竟有没有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一系列大问题,并藉此重估新中国的体制问题,其观点和结论为当下中国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20、《史记》新读
全书70余万字,以经典词条的形式向读者呈现原著《史记》的精华,集知识与趣味、学术与普及、史学与文学于一体,既保持了《史记》原著的特征,又在写作形式上有所创新,提取《史记》“本纪”、“世家”和“列传”中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