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精神,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龙沙区法院借助“广乔学社”平台,举办“悦读书月分享”特色活动。本次活动下的系列文章均出自干警的亲身感悟,敬请广大读者品鉴。
《品读<李太白全集>》
——民事审判二庭员额法官 赵维
初识李白是小学课本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朗朗上口,却又凝结着淡淡的乡愁。
慢慢地长大,又学会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甚至更多,边读边想,他一定很爱看月亮,乃至传说他溺水而亡,因为喝醉了去水里捞月亮。透过他的诗,既感受到他积极入世的乐观态度,也体会到他归隐修道的消极思想,既充满了愤懑不平的抱怨,也有无数次迷惘困惑的惆怅,仿佛别人再也不能写出更完美的月亮。
李白的诗是历史对我们的馈赠,它们跨越了时代,影响了后世每一代人,一千多年后我们还在谈论他,谈论他的诗与抱负,我们敬佩的不仅是他的才华,还有他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中被熏陶出的乐观主义,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他也能在困顿中写下一篇又一篇名留青史的诗歌,当不愧“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每个中国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个时刻会与李白相遇并读出他的诗句,幸甚至哉,我们的历史有一个李白。
《读<李太白全集>有感》
——审判管理办公室法官助理 曾智慧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白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名字。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读完李白的诗集,我被他的诗歌中那种豪放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所打动。
李白的诗歌非常自由和随意,没有拘泥于传统的韵律和格律,而是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真实地表达出来。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不拘泥于世俗的礼教和道德观念。《将进酒》一诗,借饮酒的场景表达了人生短暂,我们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发挥自身价值的思想。而像《夜泊牛渚怀古》等诗则表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沉思和怀旧之情。他用诗句呈现出对自由、人性、生命的赞美。
李白的诗歌中也不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同样是《将进酒》一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蹉跎、碌碌无为人生的感叹。又如《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困境的反思。李白用诗句传递着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注和思考。
李白的诗歌中还有无穷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他的诗歌常常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人们对事物有全新的认识。例如,《庐山谣》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句诗,通过比喻描绘出庐山的壮美;《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句诗,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展现出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
在读完李白的诗集后,我深刻地感受到李白所传递的豪放、自由、热爱生命的精神,这也是他的诗歌得以流传和影响后人的重要原因。正如他的《将进酒》所说“人生得意须尽欢”,我们应该放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拥抱生命,才能够真正享受到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