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三争”晋先“强院”党建行•【广乔学社】“悦读书月分享”之《李太白全集》——《读<李太白全集>后感》

发布时间:2023-04-28 18:44:38


    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精神,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龙沙区法院借助“广乔学社”平台,举办“悦读书月分享”特色活动。本次活动下的系列文章均出自干警的亲身感悟,敬请广大读者品鉴。

    《读<李太白全集>后感》

    ——司法警察大队法警 陈迎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我咿呀学语时,奶奶教我背会的一首古诗,当时并不理解诗中的含义,也不知道李白是谁,唯独能看懂的就是我磕磕绊绊背完之后奶奶脸上的自豪。我对李白的初印象其实跟他的诗词并没有什么确切的关系,印刻在脑子里的全都是教会我古诗、陪伴我童年的奶奶。

    上学之后系统地学习了古代诗歌之后,才知道李白在诗坛的地位,也能读懂了他的才华横溢。余光中曾赞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现在想来,我们从李白的诗中穿越了千年时光,即使作者早已作古,但是他的思想和才华却被我们所吸收。上高中时,语文课本里收录了他的《将进酒》,李白在诗里表达出的桀骜不驯令我心折,这也是李白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无论何时诵读,心中都会感到豪气干云。李白深知生命有限,快乐无限的道理,把人生从头到尾看了个通透。诗中的黄河之水、镜中白发,都是他对生命、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而其思考,并非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对时光匆匆流逝及人生短暂的哀叹惋惜,而是在更高层面关注着自我存在的价值。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土,区别只在于你在这条道路上留下足迹的深浅。在李白看来,这正是其自我存在的价值所在。如果说从“人生得意须尽欢”中体会的是李白对人生思考后的洒脱,那么“天生我材必有用”里包含的就是他的桀骜不驯。敢自许“天生我材”,放眼古今,恐怕唯李白一人而已。这种狂傲不羁源自强烈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就是当时万邦来朝的大唐帝国文化心理,也是华夏子孙的民族性格。李白对自己充满信心,丝毫也不怀疑,甚至于认为获得表现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是理所当然的事,是天命所归。因此他敢在天子面前撒狂,敢叫高力士脱靴,更不在乎钟鼓馔玉,千金散尽。他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独立个体,才华故然天授,也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是其狂放不羁的凭靠。实质上,我认为这也是李白一生悲剧的重要因素。当自我实现的强烈需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或是根本就未能得到满足时,矛盾和痛苦也就随之产生。需求越强烈,矛盾越深,痛苦愈盛。他自比圣贤,志颇清高,却终生郁郁不得志,空负一身才华。

    王尔德曾说过“我们生活在阴沟,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而李白正是那仰望星空的人。即使被流放,或是被污蔑,李白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一刻也没有停止,永远保留着希望。其实不仅李白的人生是这样的不可预测,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这样。我们有时会因为遇到挫折就直言放弃。可与李白受到的苦难比起来,我们的这些挫折又算得了什么?无论是下一秒钟又或是明天,未来总是无法预测的。但应该秉持一颗初心,不论人生称意与否,都不能忘记自己最初的想法,须像诗仙李白一样永远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永远追随自己的人生信条,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有始有终地完成自己的理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