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三争”晋先“强院”党建行•【广乔学社】《读书感悟》《广乔人的广乔情》《端午的味道》《崇尚端午节》

发布时间:2023-06-19 18:11:47


    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为营造全院干警多读书、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学习氛围,为干警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打造“书香型法院”,龙沙区法院以党建为引领,加强队伍建设,成立了“广乔学社”,建立起广大干警的精神文化家园。广乔学社美文系列的文章均出自干警的亲身感悟,敬请广大读者品鉴。

    01

    《读书感悟》

    ——民二庭副庭长 陈衍如

    不知不觉学社“两周岁”了,非常感恩,在这个友好的氛围里,我看到了多面的大家、多才的大家和大家多彩的心情、多彩的生活。每次读大家分享的文章,就像和作者一起感受他的生活。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社刚成立时淑敏写的她儿子钢蛋儿的成长故事。那时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听她说过钢蛋儿“早产”的事情,也知道淑敏的爱人为了孩子每天奔波于哈尔滨——齐市之间的事情,但是看到淑敏写的文章,感觉就像和她在一起经历了孩子出生、抢救、康复、成长。一瞬间,淑敏在我心里就伟大了。我不太会表达,但我相信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加入学社,最大的收获就是让自己在忙乱的工作、生活中,能够愿意静下心来读一本书。近日,我正在读余华的《兄弟》,真的觉得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他竟然用简简单单、家长里短的话语,把一个个场景描述得比电视、电影般更真实。当我看到李光头的妈妈和爸爸宋凡平终于走到一起结婚时,我和他们一起开心。当我看到宋凡平被关在仓库里、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忘对孩子们微笑时,我为他们感到心酸。当我看到宋凡平为了接妻子回家,不顾一切,被打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时,我为他心疼。我甚至不敢想象李光头、宋刚这两个孩子看到他们的爸爸横尸街头、李娟听到丈夫去世会怎么样。我陪着书中的人物一起流泪。但在时间的洪流面前,总有人保持着一分热心,宋凡平被打倒时,苏妈妈虽然不敢、不能去阻挡,但终究是她让人为宋凡平收尸,虽然陶青不情不愿的为宋凡平收尸,但是他还是留下了自己的地址,以便两个孩子去找他。我知道他们的力量都很微弱,他们却让两个孩子有了一根可以抓住的稻草,有了前进的方向。

    我想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明辨是非,才能让自己在任何环境下都保持一颗本心,保持自己心里的微光,因为这束光会引导自己走人间正道,因为不知何时,这束微光就会为某个人照亮前程。

    02

    《广乔人的广乔情》

    ——立案庭员额法官 赵亚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又是一年炎炎夏日,广乔学社已经走过了两个年头。因为有了广乔学社的陪伴,让我可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能够和一群有着相同爱好的同事们一起畅游在文学的海洋里。不管工作多忙,加班多累,只要是学社的活动,大家都全力以赴。每一次座谈、每一次分享都有着不同的意义,都是一次自我的提高,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广乔学社让我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发现美好的事物,点燃瑰丽的梦想。从建党感悟到清明随想,从中秋吟咏到美文赏析,每一次学习、交流,都为我打开了新的一扇门。在这里,我们分享生活中的感悟;在这里,我们交流工作中的困扰;在这里,我们懂得了拼搏的意义;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奋斗的方向。看着贫乏、稚嫩的文字记录在不断努力下渐渐变得充满灵性,那种内心深处的喜悦感,溢于言表。

    在这里,每一个社员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我学习的榜样。陈冶的文章选题精辟,赵维的文章充满感情,田铭的文章文笔扎实,宝光的文章理论深厚……李院长更是百忙之中在每个社员的文章上认真、仔细地批注,指导我们如何用文字诠释心灵。

    广乔学社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学习的课堂,工作中,生活里,难免会有坏情绪、负能量,温暖的广乔大家庭,用它独特的方式,包容着、抚慰着、感染着、支持着每一个社员。累了,我们坐下来,谈谈文学、聊聊未来,放松一下。困惑了,我们走出去,看看风景,说说感悟,调整一下。工作中的难题,在一次次交流中,得到解决。文学的素养,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得到提高。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我想广乔学社成立的宗旨,就是希望每一个社员都具有一种坚持自我,不断求索,不停向前的精神。无论是在文学的道路上,还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更要用丰富的精神世界去改造客观世界,这样我们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一朝广乔人,一生广乔情的思想将永远铭记在心,并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03

    《端午的味道》

    ——立案庭员额法官 尹琪

    五月初五,正是仲夏之始,大地草木葳蕤,到处是盛开的鲜花。然而端午的气息不仅仅是弥漫的花香,还有粽叶的清香和记忆中从每一扇门、每一扇窗户里飘来的粽子的甜香味。

    我的奶奶就是包粽子的好手,粽叶在她灵巧的手上翻飞,很快就包出了各式各样不同的粽子,有三角粽、四角粽、枕头粽,奶奶会在枕头粽子里多放两颗蜜枣,那是对我专有的疼爱。

    大人们围着桌子包粽子时,小孩子们会用叶子卷成卷做哨子、做望远镜,在玩耍的同时,时不时伸着小手挑蜜枣吃,这时总能听见大人们故作生气的声音:“都快让你们吃没了!”

    粽子固然是舌尖上的美味,是端午节日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但对我而言,什么时候吃粽子,和谁一起吃粽子往往比粽子是什么味道的更为重要,这也是节日带给美食的一种情愫。

    一个粽子代表了一个节日,一种文化,一份感情的寄托,有人从粽子中品出了思念之情,有人尝出了喜怒哀乐,有人尝到了游子乡愁。小小的一方粽子里聚满了情思,聚满了回忆,聚满了滚滚而来的天地人的合音。

    04

    《崇尚端午节》

    ——刑庭书记员 苍天昊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三皇五帝到如今,只有一个人的离世,被人们定为节日,世代流传!这个人就是屈原,端午节因他而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千古绝唱,《离骚》《天问》《九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不朽之作,它们没有因年代久远被荒草掩埋而消失,艾蒿俱有顽强的生命力,年年岁岁采不尽,年年岁岁都发生……

    屈原虽一生短暂,却一生爱国,一生正义,一生磊落!是远古时代战国时期,最杰出的楷模!也是那个原始朝代最大气的勇士,是唯一一个把风、雪、雨、电、云当做侍从的人,同时,他不仅是追光者,而且是唯一一个与日月争光的人!

    人们不忘他——是正义的化身,人们祭念他——是爱国的典范,人们崇尚他——有超群的气节。

    举世浑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是一种极致的境界,这是居高临下的格局,是令人赞誉和仰视的原因所在!毛泽东曾为屈原写诗一首:

    屈子当年赋离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潇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顷涛!

    高度赞誉了屈原的《离骚》和以死谏言的爱国主义情怀!

    早起驱车去远郊,

    晨曦初显采艾蒿,

    粽子鸡蛋釜中煮,

    窗前葫芦艾叶飘。

    作为一名政法干警,就是要学习屈原刚正不阿、正义凛然的爱国主义情怀,坚持实事求是,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永远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

    编审  沈佳琦

    二审  周   瑞

    三审  侯   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