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
何谓工匠精神?是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
法院人的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它是每一次庭审、每一份法律文书、每一本装订整齐的卷宗所凝结的严谨与专业;是对每一起案件精益求精、不留瑕疵的责任心,是始终不渝地恪守法官规范、坚守法律准则的原则心,是不断进取、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卓越追求!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龙沙区法院6月评选出的龙法工匠——佟淑敏。
自2016年进入法院工作以来,佟淑敏先后就职于办公室、审监庭、立案庭等不同岗位,在成为立案庭的一名员额法官后,她迅速调整角色,将办公室、审监庭等工作经验融入速裁工作中,办案不到一年,已办结各类案件500余件。她敢于担当、勇挑重担,面对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从不抱怨,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以实际的工作成效赢得了当事人的赞誉。她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做好一件事,做好一件事情的决心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龙法一代代法官传承下来的匠人精神。
公正司法 一心为民
佟淑敏在立案庭承担着速裁团队的工作,她从不因案件标的小而放过任何一个审理细节。近日,佟淑敏审理了一起特殊的民间借贷案件,该案特殊在于标的额仅有1500元,且事实发生在二十多年前。双方当事人已年过七旬,就是这1500元,原告已经向被告索要了二十多年,派出所处理过,社区调解过,兜兜转转原告来到了法院。这笔钱之所以要了这么久,根本原因就是该案的关键证据“借条”有瑕疵。原来,当年被告向原告借款时以自己不会写字为由请两人的好友代为签字,此后原告向被告索要借款,被告都以借条不是本人签字拒绝履行义务,而代为签字的那位朋友也因怕“得罪”被告而不愿出庭作证。在首次与被告电话沟通时,碰巧被告正在喝酒,佟淑敏询问被告向原告借款的经过,被告说出了借款的细节,原来借条确实不是被告本人签字,但借款属实。考虑证词为被告酒后所述,佟淑敏此时还不能轻易断定其是否真实,便约被告到法院了解情况,但被告拒绝。隔了两天,佟淑敏再次拨通被告电话时恰逢被告又在喝酒,当佟淑敏询问借款细节时,被告所述内容与上次电话沟通的完全一致,可以断定被告虽然喝了酒,但是头脑是清醒的。佟淑敏将被告约到法院取传票时,当场播放了电话录音。开庭审理时被告主动提出了调解意见,最终原告在调解后第二个月拿到了他索要了二十多年的1500元。该案审结后,原告到法院向佟淑敏法官表示感谢,并赠送了锦旗,他说:“速裁法官,有速度,更有温度!”
敬业忘我 忠诚司法
诉前调解,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有时一个事实清楚的案件,因当事人的特殊而变得难以下判。为了缓解矛盾,案结事了,调解一个案件往往需要一整天,而佟淑敏每次都能做到不厌其烦地倾听当事人的反复叙述。有时调解工作开展到了中午,当事人还没说尽兴,佟淑敏就放弃吃午饭坚持陪伴。有时当事人说着说着就到了下班的时间,而其情绪还未发泄完,佟淑敏依旧耐心倾听,等到当事人平静后,佟淑敏提出调解意见,双方同意,签字结案,此时窗外已经繁星点点。
心怀感恩 回馈群众
这一路走来,佟淑敏常常感慨自己十分幸运,正是有领导的帮助、同事的包容、群众的信任才能有今天的荣誉,而佟淑敏也一直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回馈着,一起由她审理的指定监护人案件最能体现她的为民之心。
该案申请人系被申请人同母异父的姐姐,在了解到被申请人为未成年人,其父母于近几年接连意外去世,没有法定监护人而无法入学的困难后,佟淑敏主动联系公安机关及当事人所在社区为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并联系到被申请人的其他亲属作为其代理人。案件仅仅用了七天便审结,被申请人也及时办理了入学手续。佟淑敏常说:“作为法官要设身处地地为群众考虑,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困,只有把人心捂暖了,才能把工作做通”。
小编:
世上少有愚公移山般的大事,令人感动的总是平凡的身边人始终如一的坚守与付出,从不停歇的努力和热忱。脚下是任重道远的路途,肩上是沉甸甸的期盼与责任,佟淑敏同志以人民利益至上的服务精神,诠释了青年干警对龙法工匠精神的传承,促进龙沙区法院队伍呈现立足岗位做贡献,对标先进谋发展的昂扬姿态。
编审 沈佳琦
二审 周 瑞
三审 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