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三争”晋先“强院”党建行•【广乔学社】《读<我去故宫看国宝>》

发布时间:2023-09-28 16:37:14


    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时光流转,秋天如约而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精神,扎实做好全民阅读工作,在秋高气爽的9月,龙沙区法院依托“广乔学社”平台举办读书赏析会,共同“品味阅读、分享经典”,期待在秋露的晶莹里,际遇时光流转的每一程温暖。本次读书鉴赏活动下的系列文章均出自干警的亲身感悟,敬请广大读者品鉴。

    从“昭陵六骏”到《昭陵六骏图》

    ——《读<我去故宫看国宝>》

    ——立案庭副庭长 田晓雪

    公元618年,开唐第一仗,浅水塬之战,马身纯黑,四蹄如雪,名白蹄乌。

    公元619年,雀鼠谷之战,连续三天,马未卸鞍,马身黄,夹杂白点,名特勒骠。

    公元621年,邙山之战,李世民平定东都,马身紫色,胸前中一箭。

    同年,虎牢关之战,马身苍白杂色,身中五箭,名青骓。

    又一战马,名什伐赤。

    公元622年,明水之战,马身黄色,毛卷曲,身中九箭,战死于两军阵前,名拳毛騧。

    这六匹战马的主人是唐太宗李世民,他们与帝王一同出生入死,为了纪念这六匹战马,在天下安定之后,李世民命画家阎立本绘制“六骏”图像,工艺家阎立德根据原画在青石上浮雕,每块石雕高1.72米,宽2.05米,厚0.28米。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这六匹战马,分列于昭陵两侧,东侧依次是特勒骠、青骓、什伐赤,西侧分别是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命名为“昭陵六骏”。“六骏中三匹驻足站立,三匹奔跑驰骋。站立者或表情凝重,或身中数箭仍坚定无畏;奔驰者似有风驰电掣的速度,疾驰如风。每一匹骏马的姿态不同、神情不一。它们瞬间的动作和神态都被准确地定格在石质屏风上,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唐太宗李世民为六骏题赞:

    拳毛騧赞曰: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什伐赤赞曰:瀍涧未静,斧钺伸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白蹄乌赞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特勤骠赞曰: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入险摧敌,乘危济难。

    飒露紫赞曰: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山川,威凌八阵。

    青骓赞曰: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赵霖是金世宗完颜雍时期的内廷画待诏,“六骏”的昂扬气质与唐的精神一致,但宋却缺乏这种气魄,直到宋被金灭之后,赵霖观赏“六骏”被他们的形态精神所感动,画出了《昭陵六骏图》,此图是在“昭陵六骏”浮雕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画中记录了每一匹马的名称、所经历的战事、体态特征等,虽然是临摹,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飒露紫身旁的丘行恭由唐朝士兵装饰变成了女真战将形象,相应马的体态也有了些许变化。

    “从唐宋到明清很长一段历史中,六骏已经成为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符号,它深入人心,更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不管是怀旧的蓄念,还是思古的幽情,都成为特定时代约定俗成的集体意识。”

    历经风雨的浮雕,“昭陵六骏”于20世纪初离开了原址,“飒露紫”和“拳毛騧”被盗运到大洋彼岸,现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博物馆,其余四匹马均在运输中途中得以追回,现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昭陵六骏图》则从清宫延传至今,保存在故宫博物院。

    岩石可以被移动,艺术的丰碑却没有打倒他。昭陵六骏昂扬的拼搏的时代精神一直在延续,图稿、浮雕、卷轴,艺术一直超越了材质和媒介,斗转星移,他们仍在时间的轨道上向前奔跑。

    编辑  沈佳琦

    一审  立案庭田晓雪

    二审  李雨潼

    三审  侯  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