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三争”晋先“强院”党建行•【广乔学社】“悦读书月分享”之《<人间草木>书评》

发布时间:2024-04-08 17:09:12



    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龙沙区法院依托“广乔学社”平台,以书为伴,以声传情,举办“悦读书月分享”特色活动,赴一场春日的经典诵读会,共赏最美人间四“阅”天。本次活动下的系列文章均出自干警的亲身感悟,敬请广大读者品鉴。

    《<人间草木>》书评》

    执行局法官助理 王涵

    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是一部关于旧人旧事、花鸟鱼虫、风土人情的经典散文集,从汪曾祺先生创作的大量散文中精选而成,该书分为五辑:一果一蔬、季节的供养、四方游记、联大师友和从容而安,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风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精读此书,作者笔下的一草一木,无不在缓缓的节奏下勾勒出我们虚实的一生。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端午的鸭蛋》等。汪曾祺先生师从沈从文,其作品风格淡雅清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美学特质,他的作品如《受戒》等,被广泛收录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对中国青少年的审美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汪曾祺先生在文学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也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我每次于夜深人静时读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都在冥冥之中给了我莫大的心灵慰藉,先生的文字总能让人感受到那汹涌的人间烟火气。我一直认为散文是有生命的,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书中的文字就像是被空谷幽山里缓缓流淌的翠溪洗过了一般,干净、澄澈而又软润。在它的平淡中,又能够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那是内心深处的岁月静好、闲适从容。我读《人间草木》,既惊叹于先生卓绝的文笔,又深深地折服于大自然的馈赠,寻常细微甚至是不起眼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在这本书里都被赋予了美好的特性,作者抹掉了遮在它们身上的碎屑,于是它们那轻薄有力的羽翼就显现于世,它们像人一样沐浴着阳光,渴望着光明,一切都是那么的美满。正如汪曾祺先生所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人间草木》内容丰富,艺术结构完整、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汪曾祺的散文语言流畅自然,不矫揉造作,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修饰,言语平淡而不失雅。张兆和说:“他的语言炉火纯青,已臻化境。”铁凝评价:“ 汪曾祺先生总让我想到母语无与伦比的优美和劲道。初读似水、再读似酒。”在这本《人间草木》里,汪曾祺是那样热衷于在文学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平凡生活的无限魅力,他以质朴无华的言语将每一个微小的生命娓娓道来,其细腻的笔触表达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出了他对生命的尊重。这本书的语言流畅的好像是潺潺流水,沁人心田,“原有古树,悉皆绿尔。屋皆外朴内华,曲折有致。坐卧其中,有浮生半日之乐,得淡泊宁静之怀。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四时佳兴,可与人同。”这是何等的悠然。

    《人间草木》不仅仅是一本优秀的散文集,更寄托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赞歌,映射了茫茫大众渴求淡然的人生态度。人生海海,我们恰似蜉蝣,我们要有一颗草木之心,见一草知一花,见一花悟一果,在行遍万里河山之后,仍从容平淡、知足常乐,终得一世安稳。

    编辑  沈佳琦

    一审  王  涵

    二审  梁凤凤

    三审  侯  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