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龙沙区法院依托“广乔学社”平台,以书为伴,以声传情,举办“悦读书月分享”特色活动,赴一场春日的经典诵读会,共赏最美人间四“阅”天。本次活动下的系列文章均出自干警的亲身感悟,敬请广大读者品鉴。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民事审判二庭副庭长 田铭
买书的习惯已经持续了多年,即使没时间看,也习惯于定期买,以致于许多书封膜还没有撕就蒙了尘。《额尔古讷河右岸》就是其中一本,重新拿起这本书,得益于新东方的董宇辉,董宇辉凭实力让这本本已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却默默无闻的小说登上了畅销书书单,也让我一头钻进了鄂温克族人奇妙的大森林。
如果说谈谈这本书,我一时不知从哪说起,这本书有太多让人惊艳之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从这本书中找到了《百年孤独》的影子。我不知道迟子建是否是借鉴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写作手法,但是从第一人称倒叙,到玛利亚夫妻为孩子取名“达西”的这种对于死亡是生命的轮回的理念,两个作者有着高度一致的看法。而中国作家善于把细节写得更细腻和灵动,迟子建尤善于此,开篇第一章“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炽热的阳光把河水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我不怕天旱,我怕玛克辛姆的哭声。”这本书用倒叙的手法,开篇描述了鄂温克族人为了保护森林、支持工业化发展,被推离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山林后成为现代世界的“边缘人”的影像。作者用这如此具体的颓废和荒凉,去渲染接下来想要带我们领略的那无限旖旎、和谐安恬的森林生活。
书中有很多形象鲜活的人物,勇敢有担当的猎手林克、温柔善良的达玛拉,一生深爱达玛拉却爱而不得的尼都萨满,偏执古怪的老达西,为救他人而牺牲自己几个孩子的妮浩等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跃然纸上。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书中的“我”——林克和达玛拉的女儿,她的一生,面对了很多死别,也见证了诸多生离,从她的父亲、她的丈夫,到她的族人,一个个地离她而去。她有大爱,也有大痛,她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殊死抗争且屹立不倒,作为部族的酋长,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部族日渐衰落而束手无策。可是,就如同书中所说“生命就是这样,有出生就有死亡,有忧愁就有喜悦,有葬礼也要有婚礼,不该有那么多的忌讳”。人生,交织着生死、悲喜、离合,充斥着那么多的无常与未知,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人生过半,如果非得说悟出了点什么,那就是不较劲,不干涉,将每一次的日出日落都视为生命的馈赠。
作者 田 铭
编审 沈佳琦
二审 李雨潼
三审 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