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龙沙区法院依托“广乔学社”平台,以书为伴,以声传情,举办“悦读书月分享”特色活动,赴一场春日的经典诵读会,共赏最美人间四“阅”天。本次活动下的系列文章均出自干警的亲身感悟,敬请广大读者品鉴。
《读<追风筝的人>》
民事审判二庭副庭长 陈衍如
一直有很多人都推荐这本书,看到这本书名,看到风筝,我以为是一个很美好的故事,随着风筝去追逐风,去追逐自由。读完以后,才明白有多么沉痛,追逐心灵的自由和救赎是如此艰辛却又如此坚定。
这本书主要是写主人公阿米尔的心灵成长历程,讲述了生命的背叛和救赎。哈桑是阿米尔家仆人的儿子,他们童年时一起长大,属于不同的两个民族,阿米尔性格内向,哈桑处处都在保护阿米尔。尽管当哈桑最需要保护的时候,阿米尔选择了退缩,但哈桑对阿米尔依然是“为你千千万万遍”。然而阿米尔的这次“退缩”,成了他始终无法释怀的心病。阿富汗连年战争,阿米尔来到了美国,从此和哈桑失去了联络。阿米尔成家立业后,去巴基斯坦探亲才得知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已经被塔利班打死,哈桑的儿子也在塔利班手里。于是阿米尔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救出孩子。历经重重困难,他终于救出了哈桑的孩子,也使自己压抑了一生的自我鄙视和悔恨得到了救赎和释放。
读这本书,看到哈桑所经历的一切,看到阿米尔的一次次背叛,内心充满压抑、绝望。好在内心正直、善良且有着负罪感的阿米尔最终还是找到了那条通往成为好人的路,也成功救回了哈桑的儿子。这个断了线的“风筝”,终于又回到了阿米尔手中。生活中,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个体,在旁观阿米尔实现救赎的同时,我也在思考,人难免犯错,或许也曾因为自卑、无能、怯懦、邪恶、虚伪这些人性的弱点被别人伤害过,也可能伤害过别人。但无论如何,每个人都要尽力保持纯粹良善的自我,若是难以避免地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也要向主人公阿米尔那样,直面内心的脆弱和自私,努力地去挽回,才能获得心灵的救赎,追回曾经被丢掉的“风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不管那意味着什么,我们都应该勇敢地去追。
作者 陈衍如
编审 沈佳琦
二审 李雨潼
三审 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