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龙沙区法院依托“广乔学社”平台,以书为伴,以声传情,举办“悦读书月分享”特色活动,赴一场春日的经典诵读会,共赏最美人间四“阅”天。本次活动下的系列文章均出自干警的亲身感悟,敬请广大读者品鉴。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综合办公室科员 耿波
近日有一句话时常在我脑海中出现,让我常常感慨:“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也许是我的钝感力作怪,这句话在我读书中也一样适用。几个月前,由于某APP的“极力推荐”,我接触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读得坎坎坷坷,几度搁置,最后全然凭借着猜不到结局的好奇心读了下来。但读过之后却始终不知其意,近期偶然间又想到了这本书,顿时豁然。
这本书由作家迟子建执笔,她用精妙的语言勾勒了一个民族的百年兴衰,刻画了一群性格迥异、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字里行间流露着这个民族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敬畏。他们在大爱中经历,在大痛中抗争。岁月的瘢痕映射出的是他们的淳朴与善良。
依赖额尔古纳河右岸生存的他们,更加深沉地热爱着那片土地。他们一生见过的河流太多太多,有的狭长、有的宽阔;有的弯曲、有的平直。他们热爱清晨红着脸升起的太阳、温柔缓落的夕阳;热爱洁白的云朵和绿色的山峦、被炽热的阳光晒弯腰的小草;他们热爱驯鹿,始终追寻着驯鹿选择的方向迁徙驻足。人口式微的他们,用坚韧和勇敢坦然面对着自然发起的种种挑战。
他们信奉唛鲁神和萨满。萨满披神衣着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轻盈的舞步,用神力保护自己氏族的人们。起初读到此处倍感震惊,想魂穿到他们驻足生活的地方,亲眼见证这一神奇的仪式。但自然却好像从未偏袒过任何人。新一届萨满出现,既是一位萨满,又是一位母亲的她,每每使用神力救族人、甚至是救驯鹿的时候,交换生命的都是她最挚爱的孩子。某一天来了一位濒临死亡的汉族男孩,族人们劝她不要施以援手,守护自己的孩子要紧。她泪眼婆娑地讲出了那句直慑人心的话:“我是萨满,怎么能见死不救呢?”最后萨满为救森林大火而永远地失去了生命。
正是这个古老民族展现的强大凝聚力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让我感受了人性的纯真与美好、体验了民族的生活与情感、看到了自然与文明碰撞后的冲突与融合、见证了民族与时代的融汇变迁、思考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回想着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若某一天抬头迎上一轮皎洁的明月,那一定是我再次合上这本书的那一刻。
作者 耿 波
编审 沈佳琦
二审 李雨潼
三审 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