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泽心灵,阅读丰富人生。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龙沙区法院依托“广乔学社”平台,以书为伴,以声传情,举办“悦读书月分享”特色活动,赴一场春日的经典诵读会,共赏最美人间四“阅”天。本次活动下的系列文章均出自干警的亲身感悟,敬请广大读者品鉴。
《遥远的向日葵地》
政治部干事 沈佳琦
《遥远的向日葵地》是李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以李娟一家在新疆阿勒泰乌伦古河南岸耕种向日葵的生活经历为背景,描述了作者一家在戈壁荒滩种向日葵的艰辛历程,文风朴素自然又十分有意趣。那片遥远的向日葵地赋予各式的生命以不同的意义,有善良质朴的水电站职工,强壮魁梧的“大红花”,还有勤俭持家、善良能干却不善言辞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以及两条狗、鸡鸭鹅等动物......阅读这本书可以看到劳作在这里的人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人与自然、动物和谐共生的有趣生活经历。
初读文章最令我触动的是其中蕴含的那种淡淡感伤,读完后我明白了如何概括这种情感,那是孤独。散文中弥漫着孤独感,在看似清丽的语言下淡淡地流淌着孤独的气息。那片遥远的向日葵是金灿灿的,但也是厚重的、隐忍的,甚至是无奈的。向日葵春天渴望天降甘霖,夏季等待蜜蜂授粉,秋天期待硕果累累,冬天静待土壤恢复肥力,等待的过程是漫长而又孤独的,他们遵循着万物法则与节气规律,在等候中孤独,在孤独中成长,最终开出灿烂的花、结出饱满的种子。文中作者这样描写孤独:
“我又想,人是被时间磨损的吗?……不是的。人是被各种各样的离别磨损的。”
“等待是植根于孤独之中的植物吧?孤独越强大,等待越茂盛。”
“但所有人只热衷于捕捉向日葵金色的辉煌瞬间,无人在意金色之外的来龙去脉。”
李娟作为执笔者,她的孤独有些与众不同,那是一种生活在人迹罕至、偏僻之地特有的孤独。笔触间记录着一个普普通通的姑娘,在戈壁,在牧场,在地里,在空屋的生活,没有历史风云,没有豪门恩怨,没有情爱纠缠,没有荣辱考验。她思考孤独、享受孤独,在孤独中自洽,在孤独中感受世界。比如用着不那么智能的手机时感受到孤独:“我拍照、听歌、翻看短信记录。我迷恋葵花地,迷恋孤独,也迷恋葵花地与孤独之外的世界。”手机丢了也逃不开孤独:“那天割草回来,发现手机没了。顿时觉得与这支手机有关的过去岁月全部消失,与这支手机有关的未来也统统止步不前。庞大的过去与未来竟全交由一支手机牵系。难怪自己如此脆弱。”和妈妈通话时依然孤独:“而我只能在这边孤独地回答:‘可以的,我能听到,你说,你接着说……’——像是冲着宇宙深处光年之外的事物孤独地回答。”作者和外婆在一起时尤其孤独:“我和她生活在一起,终日在她的时光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每天她趴在阳台上目送我上班而去。回到空空的房间,开始想象火车之旅。那是她生命之末的最大激情。她在激情中睡去,醒来又趴到阳台上。直到视野中出现我下班的身影。她已经不知时间是怎么回事了。她已经不知命运是怎么回事了。”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经历逐渐塑造出了一个独特的李娟,又经由她的写作向读者们共享了人类共有的孤独情感,细腻柔情但不过于沉重。
这是一部充满感动与感悟的作品,除了孤独感,作者还大力赞美了土地的力量,文章中流淌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思想。她深知天地之间人类力量的渺小,也用笔端勾画了自然景致的一派旖旎风光,内容丰富、语言平实,令人心向往之。在让我们认识到生活艰辛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希望的力量。就像她说的那样:“所谓'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比完全放弃强一点点。”
编审 沈佳琦
二审 李雨潼
三审 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