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广乔学社•美文鉴赏】“共沐书香 阅见世界”主题读书月活动——《去云边》《说得着》《小人物,大时代》

发布时间:2025-04-14 09:03:31





    编者按

    为响应全民阅读号召,营造书香法院氛围,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龙沙区法院广乔学社以“共沐书香·阅见世界”为主题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全体社员执笔抒怀,以笔锋镌刻思想印记,用文字激荡精神回响。此刻,让我们在春日暖阳中与经典相约,于浩瀚书海里与思想对话,以文字传递阅读的力量。

    去云边

    用两天时间把《云边有个小卖部》看完了。这是一部大学生创作的青春励志的文学作品,语言是典型的校园风格,稍显稚嫩但极干净,不时也很诙谐幽默。

    本书的主题是积极向上的,年迈的亲人、美好的故乡成为游子心灵最终的归宿,每个人都在用力乐观地活着。刘十三从小遭父母遗弃,与善良坚强的外婆相依为命,虽屡遭打击但迎难而上;程霜自幼得了不治之症却毫不气馁,仍然向世界付出满满的光与爱;球球在母亲自戕、父亲精神失常后用别样的方式挑起生活重担。这些与命运抗争的小人物正是不屈的众生的代表。书中的一些片段很令人回味,比如刘十三、程霜、球球三人在水库边儿上驾着小船、用酒精炉煮面条、玩石头剪子布的情景就极为温馨,作者无意中构勒出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让人感到世外桃源般的幸福,这情景颇似《国画》中且坐亭那个境界,所谓“来者莫忙去者莫忙且坐坐光阴不为人留,功也休急利也休急且坐坐得失无非天定。”两者的不同之处是一个是成人版,一个是少儿版;一个说的是官场,一个说的是社会。

    书中还有很多正能量的内容,比如牛大田基于对爱情的执着,亲手毁掉自家赌场,与已经破相的秦小珍终成眷属;毛婷婷无私的付出终使不成器的弟弟天良发现;钟表匠老李将一生的积蓄留给云边镇,外婆王莺莺又立下遗嘱将这些积蓄给镇里的孩子们买了保险。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心里有光和爱。

    本书以智哥在南京演唱会唱《刘十三》结尾,“刘十三、刘十三,活着就不能算失败。刘十三、刘十三,你不会就这么完蛋”,这首歌唱出了一代人的心声。在黑暗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要像程霜和王莺莺(外婆)那样,勇敢面对生命中一切苦难,做一束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的光,倘人人如此,相信世界也必因大家汇集的强大光束而变得更加通透明亮。

    说得着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本极接地气的书,不讲大道理,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多因一果也好,多果一因也好,看这本书就像过生活一样,人世间悲欢离合尽在其中,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在书中反映出来了。

    这本书心理活动描写得特别好,非常大众化,比如作者经常用的语气,“出现xx问题,不是xx原因,倒是xx原因;也不是这个xx原因,倒是那个xx原因”,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把人物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是本书结构上的一大特色。

    本书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三个故事。

    一是大闹延津的故事。吴摩西被地痞倪三暴打之后,找背后指使者姜家父子报仇,最后阴差阳错凭借屠技杀了狼狗,镇住了姜家。这段故事编排得绘声绘色、入情入理,让人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忍不住会笑出声来。其中化用了《水浒传》“拳打镇关西”和“沂岭杀虎”的典故,从中亦看出作者极深的古典文学功底。

    二是黄河寻女的故事。吴摩西不慎将养女巧玲弄丢后,一天跑上百里,三天水米不沾牙,却始终寻不到巧玲的身影,无奈在黄河边上望河兴叹,痛不欲生。作者将吴摩西痛苦的心情真实地表现出来,十分感人。这也是巧玲终其一生不念自己的生身父亲姜虎,不念养育自己的老曹,而偏偏对吴摩西念念不忘的原因。本书最后,吴摩西临终前派人到延津去找巧玲,巧玲临死前纠结那封八年前的信,这些都源于黄河边上的人间真情,这是全书的核心。

    三是美食城邂逅的故事,牛爱国(巧玲之子)在老李美食城与老板娘章楚红不期而遇,演绎出唯美热烈的浪漫爱情故事。作者通过艺术手段美化了超越世俗道德规范的爱情,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的奇女子形象,类似于《静静的顿河》。本书结尾牛爱国不顾一切去寻找该真情女子,这个结局安排得很大胆,写出了人物的真情实感,令人回味。 

    总之,这本书确实是难得的好书。从中我们既能体验人生的不易,又能品尝百姓的乐趣。作为社会动物,人都想脱离孤独,都想找到一个能“说得着”话的人。巧玲能跟吴摩西说得着;百慧和宋解放能说得着;吴香香和银饰店的老高流浪街头依然幸福满满,也是因为能说得着;庞丽娜决然与老尚私奔,应该也是这个原因。

    小人物,大时代

    过去讲好男儿要“读千人书,行万里路”,年龄越大越领略到这句语的意义了。在我看来,读书即是在书斋中旅行。行路则是在旅途中读书,而写作又是将读书和旅行的经历记忆下来,体会多重幸福,可谓“乐定思乐,乐何如哉”。

    这两天读王安忆的《千个字,一把刀》,因是那种诗意风格的文字,看起来就有些犯困,中间睡了多次,醒后复看,最终看完。这本书很能让人慢下来、静下来,读时如同倾听琴弦下缓缓流淌的音乐,作者于字里行间将女性特有的细腻完美抒发,娓娓道来,与其旧作《长恨歌》一样,将上海的里弄风情描绘得淋漓尽致。本书书名中的“千个字”指的是竹叶,“一把刀”自然指的是厨刀。二者之所以并列一处组成书名,当是出自书中提到的,江南人在做清炒鳝糊时,对鳝鱼不是用刀切,而是用竹蔑划成丝的典故,这竹蔑既是“一把刀”,又是“千个字”。

    本书时空跨度较大,故事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讲起一直叙到现在,场景则从中国到美国、江南到塞北不断切换,多用交叉倒叙,文字极难驾驭,亏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始能做到大而不乱,细而不烦。书中人物并不多,总共也就十几个,与其他书不同的是,这里有名有姓的人物均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少有负面的东西,几乎都是正面的温情人物。书中主人公叫“小兔子”,到美国后改名陈诚,其父亲杨帆和母亲是同学,姐姐鸽子性格强势。书中的女人命都很苦,大有红楼梦的痕迹,主人公的妈妈才华横溢,却因特殊年代坚持真理被迫害致死;爸爸的女邻居无父母无儿女,孑然一身,连成家的愿望都无法实现;姑姑(嬢嬢)嫁入豪门后惨遭抛弃,终生未再婚,靠前夫抚养生活;姐姐与德州男子貌合神离,游戏人生;栾志超的母亲早年丧偶,穷困潦倒。说起来,只有师师、胡师母(得益于胡先生的家势和支持)、单师娘算是幸福的,尤其是师师,最后跟主人公走到了一起。主人公亦戒掉赌博,与其实心实意过日子,这个结局算是最好的。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每一个平凡人物均给予深切关怀,每个出场的人物无论前后左右大小高低,都要详细交代其来龙去脉、喜怒哀乐。而作者笔下的这些小人物都有闪光点,有助人为乐的古朴之风,比如兔子的讲义气的发小小毛,为买一只猪蹄膀煞费苦心;兔子在夏令营中结识的鄂伦春小朋友,知恩图报,用其特有的民族礼仪对恩人叩首;妈妈的天津女同学,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送兔子去上海。当然,小人物集中最多、最有生活气息、也是最感人的画面是兔子童年时,爷叔领他到钢厂浴室洗澡的情景,高大纯朴的爷叔、不苟言笑却学识渊博的姑姑、善良开朗的行车司机招娣等,将那个纯真年代活灵活现地呈现到读者眼前。书中结尾,兔子在创意园区(原钢厂遗址)里,回想起童年的这段经历时泪如雨下,令人共情。

    可贵的是,本书虽然是以一位流浪厨师的视角看世界,但作者并没有大肆铺陈食材厨艺,而是把笔力放在人物的悲欢离合上(书中仅介绍了东北菜和淮扬菜,其中淮扬菜注重鲜,东北菜注重香,这主要因地域天气差别所致)。作者重点叙述了兔子童年失母寄人篱下,少年辍学拜师学艺,长大后外出打工四处流浪的坎坷经历。综观兔子的前半生,可谓历经磨难,但他并未因此颓废,而是积极进取,与人为善,最终成长为厨界大师,在国外站稳脚跟。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事,就是书中对女孩子斗嘴斗气的描写十分逼真,极是活泼,比如姐姐对师师的唇枪舌战、对妈妈的刨根问底、对爸爸的不依不饶、对邻居阿姨的大肆发难等,这些文字都特别精彩。总而言之,作者该书不搞宏大叙事,不唱英雄赞歌,却于凡人琐事中写出了诗意,将人类这种社会动物在时代背景下的遭遇和应对刻画得栩栩如生,单此悲悯之心、对普通生命的尊重就值得肯定。尤为可贵的是,这样一篇大文章里竟没有一点儿恶俗在内,没有为增加流量而设定的无聊噱头,当真是干净得很,严肃得很。

    编审 | 王思蒙

    二审 | 李雨潼

    三审 | 侯  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