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法院关于新时代龙法“文化铸品”十项建设部署要求,龙沙区法院以“忠诚、团结、理性、职业、良善、担当、务实、向上、清廉、健康”十种品格为纲,深耕司法实践沃土,全面展现新时代法治文化精神内核,让我们于知行合一里见证法治精神的薪火相传,在思辨解读中体悟司法文化的时代脉动!
壹·忠诚篇《用忠诚诠释初心,以行动践行使命》
政治部副主任 李雨潼
“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是入党誓词中的一段话,每当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那一刻,我都提醒自己要把对党忠诚刻在灵魂深处,把信仰根植于点滴行动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诚干净担当”“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这种品质要体现在一言一行,流露在一举一动中。历经九死一生的红军将士,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赤胆忠心和坚定信仰,走过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奋力改革创新的拓荒者,用无畏的精神印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新时代的奋斗者们,在各自的赛道上追逐梦想,激扬起“强国有我”的信心。共产党人的忠诚,是无论顺境逆境,都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的坚定信仰,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责任担当,是“投身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无私奉献,我们党一路走来,历经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政法队伍最鲜明的政治底色,是法院干警必须坚守的精神高地。作为法院干警,我深刻领悟到忠诚二字的千钧分量,它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融入血脉、化为行动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在思想上,旗帜鲜明讲政治,牢记自身职业操守和使命担当,筑牢政治忠诚;在工作中,弘扬务实作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在作风上,始终坚守法律的底线和原则,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新时代政法干警。
胸中有沟壑,凿石堆山河。新时代新征程,我会继续把忠诚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作风,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贰·团结篇《以团结之翼,展法院腾飞风采》
刑事审判庭副庭长 赵 维
团结贯穿于司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保障司法公正、提升审判质效、维护司法权威的核心力量。
团结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坚固基石。法院的案件审理绝非一人之力可为,从立案庭接收案件,到审判团队查阅卷宗、调查取证、组织庭审,再到执行部门确保判决执行,每个步骤都需要不同岗位人员紧密配合。民事案件中,法官、书记员、人民陪审员共同协作,书记员精准记录庭审细节,人民陪审员凭借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提供多元视角,协助法官全面了解案件事实,进而做出公正裁决,让公平正义在团结协作中得以彰显,使每一个当事人都能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团结能大幅提升审判质效。司法工作任务繁重,各部门团结协作,才能实现流程无缝对接。立案庭快速完成立案登记,及时将案件分流至审判庭;审判庭高效安排庭审,加快案件审理进度;执行局在判决生效后迅速行动,让胜诉权益得以兑现。刑事速裁程序的高效运行便是团结协作的生动体现,公检法机关密切配合,简化流程、缩短办案周期,在保障被告人权利的同时,使轻微刑事案件得到快速处理,让司法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升整体司法质效。
团结有利于维护司法权威。当法院内部形成团结一心的工作氛围,对外展现出的是严谨、专业、高效的司法形象。在处理案件时,依据事实和法律做出公正裁判,并通过生动的宣传方式开展普法工作,让社会公众理解司法判决的依据和意义,从而赢得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和尊重,提升司法在社会治理中的公信力。
每一名法院干警都是司法大厦的一块砖,只有紧密相连、相互支撑,才能构建起坚固的司法堡垒。让我们秉持团结协作精神,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携手共进,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磅礴力量,让司法之光在团结奋进中熠熠生辉。
# 未完待续 #
编审 | 王思蒙
二审 | 李雨潼
三审 | 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