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法院关于新时代龙法“文化铸品”十项建设部署要求,龙沙区法院以“忠诚、团结、理性、职业、良善、担当、务实、向上、清廉、健康”十种品格为纲,深耕司法实践沃土,全面展现新时代法治文化精神内核,让我们于知行合一里见证法治精神的薪火相传,在思辨解读中体悟司法文化的时代脉动!
清廉篇《筑牢清廉防线 守护司法公正》
执行局员额法官 尹琪
作为一名法官,我们要始终以“公正司法、司法为民”为宗旨,严格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在案件审理中,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注重证据审查和程序规范,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
廉洁是法官的生命线,我们要始终恪守《法官职业道德规范》和“三个规定”要求,严守“三不为”原则: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一是要严守纪律底线。拒绝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宴请、礼金礼品。拒绝办“关系案”、“人情案”,如实申报个人财产;二是要净化社交圈层。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人员,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参与可能影响公正履职的商业活动;三是要主动接受监督。通过司法公开平台公示案件信息,自觉接受组织、群众和舆论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面对工作中越来越高的标准,我们要坚持“学习终身化”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优良的政治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坚持自我学习与虚心请教相结合,系统研读法律法规,参与法答网等专业平台交流,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在办案过程中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对于司法工作的期待和要求,增强司法服务的温度、效率、廉洁程度,不断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同时也与单位的业务标兵相互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虚心请教,努力把工作做好,始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对待每一起案件,永葆清廉本色。
公生明,廉生威。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法官,我们将始终牢记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态度办理案件,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健康篇《以健康文化涵养司法初心 用强健体魄守护公平正义》
立案庭副庭长 田晓雪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法官,不仅要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更应成为健康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应当以健康文化涵养司法品格,将“以文正心”的理念融入法治实践,通过研习法治文化经典锤炼精神境界,以司法文明引领社会健康风尚,要像呵护生命一样珍视司法良知。
健康品格的塑造,不在于刻意照耀,而在于让每个接触司法的人,能有如沐春风般自然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存在。在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被告因家中突遭变故,未能及时还款,出现了逾期,银行起诉到法院,征得双方调解意愿后,考虑到银行能够快速回款和有利于全部债权实现的情况,结合二被告逾期时间不长、经济状况、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我从诚实守信、法律后果等方面向原被告进行释理说法,最终银行同意二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将陈欠本金、利息予以偿还后,继续按照合同履行还款义务,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以同理心待人,在法律的框架内始终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考虑,希望当事人尽快走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之路,同时,在审理案件中,对法治事业的使命感,将社会、法律、情理多种因素融入其中,超出名利之外和报酬之外的意义,葆有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
健康氛围是提升司法质效的重要保障。为营造我院干警多读书、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学习氛围,2021年“广乔学社”成立,四年间,我从中汲取养料,加强知识储备。对法律的规定含咏在口,对审判的规则操持在手,对司法的规律了然于心,在处理案件中的从容、笃定,来源于业务学习的深入,得益于“志在汉广,学无休思”思想的引领。
历经三年耕耘,院墙外的荒地蜕变为生机盎然的口袋花园,花香四溢,昂扬向上,晨光中“泥土正芬芳,抬头沐阳光”的诗意扑面而来;暮色里“不惧风雨,方见繁花万里”的坚韧悄然入心。这小小花园的变化,恰似“健康”文化建设的生动注脚——以自然生态涵养法院队伍精气神,用盎然绿意浸润全院干警法治初心。我们坚持环境养心、文化润心、廉洁守心,将司法为民的赤诚融入一砖一瓦,让公平正义的信念如草木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如今漫步其旁,既能感受法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更可触摸到新时代法院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健康精神肌理。
“文以正心”修养筑牢思想根基,“体以载道”自觉强健司法筋骨,用健康的身心诠释新时代法官的使命担当,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选择一份职业,就像选择一个爱人,只有血脉相融,才能彼此坚守。当我们把健康品格融入司法血脉中,公平正义将更加深入人心,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编审 | 王思蒙
二审 | 李雨潼
三审 | 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