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庭员额法官 佟淑敏
“法官,我亲家欠钱不还,我就‘𠳐𠳐’给了他两拳,现在我就要求法院判他还我钱……”某个周一的早上,速裁团队接到了这样一通当事人的电话。
仔细询问之下,发现原来孙老汉和吴大爷是亲家关系,前两年孙老汉借给吴大爷3万元应急,吴大爷也答应手头宽裕了就还,可几年过去,吴大爷对还钱的事儿却只字不提。孙老汉家里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和老伴儿身体都不好,年纪大又没有养老金,这笔钱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孙老汉起初还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要,怕伤了两家的和气,见到吴大爷都是拐着弯的提钱,可每每说起这事吴大爷就总是不接话。
孙老汉窝了一肚子的火,一气之下冲到了吴大爷打工的小区物业办公室,当着众人的面就问吴大爷要钱,言语之间是一点没有给吴大爷留情面。吴大爷哪知一向好说话的亲家竟然如此暴躁,而且当着同事的面问他要钱,一时涨红了脸觉得下不来台。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孙老汉扑上去打了吴大爷两拳,幸好周围同事及时把两人拉开。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两位老人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儿女们知道后,既心疼又无奈。好在孙老汉明白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冷静下来后,他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借款。
受理案件后,我考虑到双方特殊的关系,先对二人进行了摸底调查,综合研判后决定组织一次先行调解。
调解那天,气氛一度很紧张。孙老汉满脸委屈,向我诉说自己的难处和被吴大爷拖延还款的愤怒;吴大爷则情绪激动,一直埋怨孙老汉动手打人之过。我了解了双方的诉求后,便将二人分开,分别劝解到:“吴大爷,亲家之间,最讲究的就是信任和情义。当初孙老汉二话不说把钱借给您,也是出于亲情的信任,现在孙老汉年纪大了,加上身体不好又没有收入,您不还钱的话,也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吴大爷您也心疼儿子儿媳呀,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而且从法律角度讲,有借条为证,这钱您是应当还的。”
随后我又对孙老汉说:“动手打人肯定是不对的,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让您承担法律责任,再说,咱们闹得这么僵,为难的是子女,两个孩子夹在中间怎么做。咱们都是一家人,有问题好好说,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两位老人听完我的话,态度终于有所缓和,孙老汉为自己动手打人的行为主动道了歉,吴大爷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场掏出手机给孙老汉转了一万元钱,并表示剩余欠款分期尽快偿还。
孙老汉心中的“积怨”终于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一家人又恢复了往日的和睦。
法官后记
这场风波的化解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法治社会的温情底色,法律既是维护权益的坚实盾牌,也是化解积怨的柔性纽带,唯有理性对话替代情绪对抗,以规则意识化解利益纷争,才能守护珍贵的亲情。
本案通过先行调解,从双方的关系和感情角度出发,努力修复因纠纷而受损的亲情或者邻里情,相比正式的诉讼程序,不仅能够更快速地解决纠纷,更有利于节省当事人的时间、精力,减少经济成本和感情成本,也避免了因对簿公堂而进一步激化矛盾。
此外,先行调解达成的协议是基于双方自愿,更易于被当事人接受和履行,如吴大爷在调解后承认错误并承诺尽快还钱,这比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强制执行更有利于纠纷的彻底解决。
供稿 | 立案庭
编辑 | 王思蒙
一审 | 佟淑敏
二审 | 董丽丽
三审 | 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