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她家的水都漏到我家了,我的沙发、我的墙面全发霉了……我要她赔!”
一场意外漏水损坏了楼下的家具与陈设,也“浇灭”了邻里间往昔的和睦。远在外地的原告,独居年迈的被告,法官要如何“斡旋”其间、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呢?
郑大爷是幸福小区某单元三楼住户,与住在四楼的田阿姨本是相识多年的老邻居。2024 年,因楼体排水系统老化,田阿姨家中的水渗入了楼下郑大爷家中,导致郑大爷家墙面发霉、家具受损,给经济拮据的他增添了不少困扰。郑大爷多次找到田阿姨,试图协商漏水赔偿问题,可却因责任划分和赔偿金额始终僵持不下。无奈之下,郑大爷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承办法官了解情况后,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考虑到两家相邻而居多年,互帮互助、情谊深厚,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决定优先开展庭前调解。由于原告郑大爷表示自己与爱人吴阿姨目前均在外地,无法到场,法官遂决定借助“云上法庭”系统,让双方当事人通过线上平台连线沟通。
调解过程中,原告吴阿姨情绪激动地诉说着家中因漏水所遭受的损失,对田阿姨的处理方式和态度感到愤怒。而被告田阿姨虽然承认对漏水问题负有一定责任,但自己独居多年,生活拮据,无力维修更难以赔偿。法官察觉到,这起看似简单的财产损害纠纷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郑大爷和吴阿姨的损失无法得到弥补,后续的鉴定费用也会增加田阿姨的经济负担,本就紧张的邻里关系更会因此“雪上加霜”。
为妥善化解矛盾,法官一边安抚吴阿姨的情绪,表示会全力维护其合法权益;另一边向田阿姨说明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表达对其难处的谅解,提出合理的赔偿建议。经过多轮沟通,吴阿姨的情绪逐渐平复,田阿姨也终于打开心结,同意协商解决,联系儿子小田赔偿邻居的损失。小田接到母亲电话立即赶到法院,通过微信向郑大爷转账 1000 元赔偿款,收到赔偿款的郑大爷与吴阿姨线上申请撤诉。
至此,这场因 “水” 而生的邻里矛盾圆满化解,双方隔着屏幕握手言和,紧绷的邻里关系也都以 “回暖”。
本案通过“云端”庭审打破时空界限,利用司法调解柔性介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既坚守了法律原则,又充分彰显了人文关怀。龙沙区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初心,用心用情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让司法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供稿 | 民事审判一庭
编辑 | 王思蒙
一审 | 李梦媛
二审 | 王 颖
三审 | 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