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深耕本职工作 厚植为民情怀】案例分享(第三期)——谨以真诚换真心

发布时间:2025-07-18 14:18:20





    为贯彻落实省法院关于

    新时代龙法“文化铸品”十项建设部署要求,

    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

    龙沙区法院

    “深耕本职工作 厚植为民情怀”

    专题报道正式上线!

    本期故事

    让我们一同走进——

    民事审判二庭法官助理 郑孝安《谨以真诚换真心》

    “多亏了您的调解,拖了好几年的钱终于有了着落,我心里这大石头可算是落地了!”握着郑孝安的手,杨某的声音带着久违的轻松,感激之情也溢于言表。这朴实的道谢背后,是一场矛盾纠纷的尘埃落定,更映照着一位司法工作者厚植为民情怀的责任与担当。

    时间回溯至2014年。彼时,杨某将三套房屋出租给A公司,该公司员工小张信誓旦旦地承诺,公司如有违约将以“月利2%”进行赔偿,但合同中却没有明确体现。出于对小张的信任,杨某未曾深究便签了字。不想从2019年末开始,A公司拖欠租金10万余元,小张总说“先欠着,利息给你算上,不亏”。结果这一“欠”就是六年,直到杨某联系不上小张,找到该公司才得知对方早已离职,无奈只得诉至法院。

    在了解案情后,郑孝安辅助法官第一时间介入调解。沟通初期,A公司负责人态度强硬且坚决:“合同没写利息,小张的口头承诺我们不认!”这不仅愁坏了杨某,也让该案件的调解难度加大,但郑孝安并没有放弃,积极安抚杨某情绪,解释法律规定与调解可能;同时向A公司负责人进行释法说理,分析合同细节,讲清利害后果,引导对方着眼公司长远发展,换位思考,寻求互谅互让的平衡点。

    十余通电话的沟通、多次的耐心劝说,双方当事人的态度松动,A公司负责人从“一分利息不给”,到同意按银行贷款利率给3万余元,最终在多次协商下,双方达成“月利1%”的共识,8万余元利息终于顺利敲定。

    这样的故事,在民事审判二庭的工作中并非个例,郑孝安所在法官团队始终把减轻当事人诉累放在前:收到卷宗先沟通,摸清症结再发力。仅最近一周,郑孝安就协助法官成功调解1起案件,促成3起案件撤诉,且撤诉案件均以被告实际履行、纠纷实质化解告终。

    没有剑拔弩张的庭审,却有春风化雨的和解;不求案件数量的光鲜,只求群众权益的保障。从杨某8万余元利息的给付,到一个个握手言和的瞬间,郑孝安用专业与真诚架起司法与真心的桥梁,让公平正义以更温暖的方式抵达每一个人身边。

    供稿 | 民事审判二庭

    编辑 | 王思蒙

    一审 | 郑孝安

    二审 | 田  铭

    三审 | 侯  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