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民事审判工作水平,促进法律适用,强化司法为民能力,龙沙区法院于8月7日、8月21日开展民事审判业务培训,龙沙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效林,党组成员、副院长赵丹阳出席会议,民事审判二庭庭长田铭主讲,民事审判一庭、二庭全体法官及法官助理参训。
田铭结合全省法院民事审判实务培训班内容、法答网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分别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审理要点与实务突破”与“民事案件证据审查与实务运用”为主题开展讲解。
“证据审查与实务运用”培训中,田铭以“问题导向+案例分析”的方式,将抽象的证据规则转化为具象的实务指引,从举证责任分配入手,让数据“说话”,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建工合同的审查认定”模块,田铭结合实际案例,详细拆解了建设工程合同订立、履行、变更等环节的审查重点,尤其针对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阴阳合同”效力认定、合同无效后的处理规则等问题,通过对比不同裁判思路,明确了审查判断的核心标准。同时,针对“建工合同中的‘三包一靠’”,田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厘清“转包”“分包”“内部承包”“挂靠”的内涵与外延,深入分析每种情形下各方主体的责任承担方式,让法官们对这类易混淆的法律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最后,聚焦审判实务中的高频争议点,如结算依据、违约金调整、工程质量等问题,细致梳理审判逻辑,提供可直接参考的裁判思路。
鲜活的典型案例、清晰的逻辑框架,让法官们对“突破合同相对性”“证据采信”等方面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理解,传递了可直接迁移到审判实践中的“方法论”。参训法官纷纷表示,这场培训“解渴又管用”,为今后高效精准审理此类案件吃下“定心丸”。
李效林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培训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实操性,全面理清了建工合同及证据认定方面较易混淆的问题。他强调,司法公正的实现离不开专业能力的持续精进,审判质效的提升需要常态化的学习赋能,全院干警要把“法官授课”“案例研讨”打造成常态化的“练兵场”,通过针对性强的培训学习、启发思路的案例研讨,实现资深法官“传经送宝”、青年法官“加速成长”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龙沙区法院将坚持“以学促干、以行践学”基调,持续以审判实务需求为导向,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案例研讨,在专业深耕中提升审判质效,确保每一起案件的裁判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供稿 | 民事审判二庭
编辑 | 王思蒙
一审 | 王芷晴
二审 | 田 铭
三审 | 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