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龙沙区法院也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虽不在三尺讲台
但却是青年干警的引路人
以身作则 倾囊相授
让公平正义
在教学相长中代代传承
又是一年教师节
让我们一起
听一听“徒弟们”的
成长心声
师:立案庭庭长 董丽丽
徒:立案庭法官助理 魏煜轩
董庭长从来都充满能量,对初入职场的我而言,她就像是一座温暖的“充电站”,总能笑着化解我的手忙脚乱。从熟悉“一张网”系统,带我感受团队分工协作的默契、互帮互助的热忱,到调解案件时,教我如何捕捉当事人语气里的波澜,带动情绪的共鸣;从整理卷宗,示范如何在字里行间梳理逻辑,让琐碎的工作显露出严谨的力量,到接待群众时,耐心倾听,巧妙地化解疑虑。教师节将近,我想对她道声谢谢:您不仅是教我技能的前辈与师父,更是让我读懂“法律有温度”的引路人。这份师恩,我会永远铭记于心。
师:刑事审判庭副庭长 赵维
徒: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 关一琳
“审理刑事案件,‘差不多’就是‘差很多’。”师傅的这句话,是我初入刑庭时学到的“第一课”。那时,面对堆积如山的卷宗,我总因理不清证据脉络而手足无措,对未知的审判辅助工作更是充满焦虑。是师傅主动伸出手,逐页帮我拆解证据间的逻辑关联,教我从零散的笔录、书证里梳理出清晰的案件主线。她还把多年办案心得,化作一本实用的“武功秘籍”——里面既有“按时间轴串联证据”的实操技巧,更藏着对被害人的共情体谅、对每起案件的审慎执着。我终于明白,刑事审判的“真功夫”从不是冰冷的法条堆砌,而是刚正不阿的原则,再加上一颗始终为民的滚烫初心。
师:民事审判一庭员额法官 李梦媛
徒:民事审判一庭法官助理 范于齐
我的“老师”,是民一庭那位笑起来眼睛亮亮的李法官,李梦媛。初见时她笑着说:“叫我梦媛姐吧,以后我们一起工作。”嗓音清润,似春风拂过耳畔,悄然化开了我的忐忑。第一次开庭记录,我紧张得不知所措。她微微靠近,轻声说:“别急,慢慢来。”如同我的定海神针,稳稳落在我心头上。在整卷时,我面对杂乱案卷不知所措。她却笑说:“来,我们为这些故事找回逻辑的线。”她教我如何从争执背后触摸人心的温度,在法条之间看见人间烟火的真谛,让我明白,民事审判是读懂人心的工作。
师:民事审判二庭员额法官 韩倩茹
徒:民事审判二庭法官助理 王纯
您不仅是“执掌”法槌的法官,更是我法律道路上最珍贵的导师。您从不满足于简单告知“案件应如何裁判”,而是引导我探寻“为何如此裁判”。从庭审前的证据梳理,到文书撰写中的逻辑构建,再到调解时的情理平衡,让我深刻理解到法律的温度与力量。
师:民事审判二庭员额法官 李红艳
徒:民事审判二庭法官助理 胡辰琦
人生每一段旅程,总有幸得良师指引。去年八月,李红艳法官成为了我的师父,她幽默亲和、亦师亦友,迅速消融了我的紧张与生疏。在与红艳姐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逐步熟悉民事审判业务,更真切体会到司法工作的价值与魅力。从法官助理走向法官的道路漫长,幸有师父在前引领、无私相授。借此教师节,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指导与帮助,祝您节日快乐!
师:司法警察大队法警 陈迎昱
徒:司法警察大队法警 于淼
入职两个月,真正成为龙沙区法院法警队的一份子,才懂了“法警”两个字背后的分量—不仅是法院安全的“守门人”,更是司法秩序的“守护者”。特别幸运能跟着迎昱姐学习,她帮助我从最初对训练、值庭以及内勤工作的生疏,到如今能慢慢上手。还会跟我分享执勤和工作小技巧,让我在陌生环境里倍感温暖。师泽如光,虽微致远。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想对你说,感谢你的耐心带教让我快速成长,教师节快乐!
师:立案庭员额法官 王涵
徒:立案庭法官助理 李雨杉
初入龙沙法院,王涵法官成为了我的“引路人”。速裁团队有着大批量的案件,初出茅庐的我面临着重重难关,是她坚定地与每位当事人沟通对接,在实践中教会我工作的方法;是她一身百为,成为我的榜样,给我带来不竭的勇气和底气;是她真挚赤忱,以“传道授业”之心,从细微处入手,让我快速成长。今天,我想对她说:“感谢您这些时日的帮助与教导,认识您真好,辛苦了!”
您对我说:
法律的温度
藏在调解书里的
每一句“理解”中;
您教会我:
判决书不仅要明晰法理
更要“写进人心”;
您让我明白:
做一个合格的法院人
就是要让每个案件
都经得起良心的叩问
……
谨以此辑
向所有传道授业的法院师者
道一声真挚的
节日祝福
祝您教师节快乐!
编审 | 王思蒙
二审 | 李雨潼
三审 | 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