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孝治天下

发布时间:2012-05-30 17:38:37


孝治天下

    孝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相传尧舜时期即讲究孝。《尚书·尧典》说舜面对父亲愚顽、继母凶狠、异母弟弟傲慢逞强,却能以自己的孝行感动全家并和睦相处,舜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和子孝的伦常礼教。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孝经》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也有人指出《孝经》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孝经》说孝是天地之规范,诸德之根本。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在汉代的“举孝廉”。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汉代的“孝廉”是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从汉代开始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