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
发布时间:2012-05-30 17:46:47
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时期从黄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约五十年时间。在东汉末群雄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在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聚集了一批文人,形成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文人集团。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和“七子”。“三曹”指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创者,今存其乐府诗20余首,代表作《蒿里行》描写了军阀混战时期的惨景,《短歌行》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其诗歌委婉悱恻,多以爱情、伤感为题。两首《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其所著《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曹植流传下来的诗赋文章共有100多篇,如描绘人民生活的《泰山梁甫行》,描写爱情的《美女篇》、《洛神赋》等,曹植写《七步诗》的原委,更流传为尽人皆知的佳话。建安七子也甚为著名,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和刘桢。建安时代,人才济济,文人辈出,在诗、赋、文的创作上都有新的突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