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雕版印刷

发布时间:2012-05-31 17:02:32


雕版印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印刷术的国家。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是由印章、石刻发展来的。明胡应麟认为,雕版印刷开始于隋代,唐朝通行,五代盛行,宋代达到顶峰。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懿宗年间王玠印造的《金刚经》。经卷高约30厘米,长约5米,由7个印页粘接而成。卷首是一幅画,后面是《金刚经》正文,画和文字都刻得非常精美,说明当时的刻印技术已经很成熟。我国文献资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是唐太宗皇后长孙氏收集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人物所著的书籍《女则》。到了九世纪的时候,我国用雕版印刷来印书已经相当普遍。

    雕版印刷发明后,在今四川和长江中下游,已有书商印售历书、诗歌、小学字书及阴阳迷信等书。十二世纪初,浙江、福建、山西等地的书坊刻书业已发达起来。印刷技术形式有写刻、朱墨刻、几色套印等。我国的雕版印刷早于欧洲八百年。雕版印刷的发明和刻体图书的流通,对当时的文化传播和保存祖国文化起到了极大作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