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孕育诞生与发展完善
--------------------------------------------------------------------------------
( 2012-06-27 ) 稿件来源: 法制日报法学书斋
本书分为上卷和下卷。上卷主要对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刑法典诞生期间的多个立法稿本以及立法过程中的争议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分析。下卷则主要围绕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典,对刑法典每个条文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并对条文在立法过程中的相关争议问题进行了介述
□高铭暄
1981年7月,法律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专著(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法学界的第一本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印数是12000册,发行之后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一空。当时人们之所以看重这本书,是因为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于1980年1月1日起施行,而刑法学界尚未从“文化大革命”冲击下形成的荒芜状态中走出来,面对这部刑法,除了法律文本和彭真同志所作的《关于七个法律草案的说明》之外,尚没有诠释性和解读性的书可供参考。而我本人作为一名被借调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法律室工作的教师,从1954年10月至1979年7月,除了工作停顿的时间不算,基本上自始至终地参加了起草拟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工作。按照我的治学习惯,在工作中我注意收集了一些资料,作了一些讨论记录,写了一些心得笔记。
1964年我还曾应我所在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教研室的要求,作了一次系统的汇报,整理成文,取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学习纪要》。上述这些情况被当时法律出版社的人知道了,他们就出面邀我一定要写一本有关刑法立法的书,以解决当时的“书荒”问题。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一书撰写出版的缘起。
这本书供不应求,有的人因买不到干脆就手抄(当时还没有复印机)。法律出版社想再次印刷,为慎重起见,征求了我的意见。我当时也比较保守,考虑到从1981年起,国家立法机关就开始不断制定单行刑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而这本书并没有包括这些内容,心想这本书有些滞后了,所以我就婉拒了,并表示等以后有机会修订时再印为妥。可是尽管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不断出台,但从1988年开始,国家立法机关又着手修订刑法典,至1997年3月,修订的刑法典也颁布了。这本来是修订出版上述书稿的好机会,然而从1998年又开始出台单行刑法,从1999年开始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刑法修正案,使我举棋不定,出书计划一拖再拖,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的颁行,我才最终下定决心把该书修整完毕,取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并按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蒋浩先生的事先约定,交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除了做一些文字的技术性处理外,基本上就是1981年出版的那本书的再现,内容主要按照1979年刑法典的章节条文次序进行论述,主要反映该刑法典的孕育诞生过程,特别是从第22稿到第33稿,再到定稿这些主要阶段在条文的起草、讨论、修改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有些地方也对条文的精神和含义作一些学理解释。下卷定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发展和完善”,基本采取上卷的体例,围绕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的章节条文次序进行论述,上溯1979年刑法典及其之后的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的有关规定,下延伸至1997年刑法典之后的单行刑法,特别是8个“刑法修正案”和9个“刑法立法解释”的相关内容,讲清每个规定的来龙去脉,使之浑然一体。本书文前还以“前言”方式介绍了我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的整个简要历程,以便读者有一个全面、历史、宏观的把握。
如果本书能对广大读者,特别是从事政法工作的同志们学习领会我国刑法的精神有所帮助,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本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