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是基层基础建设的根本,而队伍建设的关键又在于党的建设。
近年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把司法为民、法院文化和党风廉政作为党建工作的三大突破口,有效激发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推动了法院的各项工作。去年,黄浦区法院被授予“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党建联建
搭起司法为民大平台
“经过与法官面对面的交流,解开了我心里的不少结,真希望法院能多替我们动迁居民出出主意。”6月6日,家住上海市黄浦区的李女士如是说。
当天,黄浦区法院行政庭党支部的党员来到李女士所居住的“龙凤”地块拆迁基地,为那里的居民提供有关房屋征收补偿的法律咨询。
活动当天,行政庭党支部的法官们还以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具体案件为例,指出动拆迁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就规范依法拆迁工作提出了法律意见和建议。
策划此次活动的黄浦区法院行政庭党支部书记冯志勤介绍说,黄浦区所面临的旧区改造的任务相对较重,房屋征收和拆迁矛盾较为突出,相关行政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因此法官深入一线在第一时间提供法律服务,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发生。
除了行政庭党支部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咨询服务,黄浦区法院定期开展的市民法治讲堂、社区模拟法庭、法律夜门诊等活动,以及社区信访立案便民服务站、党员示范岗、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等则为辖区不同层面的群众零距离接触法院,为法官服务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渠道。
所有这些举措都得益于黄浦区法院近年来所推行的党建联建工作机制。
作为基层党建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黄浦区法院以“司法为民、服务群众”为主题,本着“组织联优、工作联动、党群联心”的工作原则,积极开展“服务群众”系列活动,与辖区街道开展结对活动,与区妇联、区司法局等单位建立沟通联络机制,综合多方力量推进司法为民。
党建联建不仅让群众得到了最及时的法律服务,同时也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文化引领
打造“品牌化”法院文化
在黄浦区法院,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是“学习日”,各类全院性的法官讲坛、文化沙龙和庭室业务学习等都被安排在这一天集中开展。
作为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支部建设,营造奋发向上学习氛围的重要举措,“学习日”制度只是黄浦区法院近年来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法院文化品牌中一项内容。
黄浦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许伟基介绍说,通过引入“文化治院”理念,该院将创建学习型机关与法院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开展一系列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法院文化内化精神、外化行为的桥梁作用,形成了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与法院文化建设齐头并进、共同提高的新格局。
针对黄浦区法院青年法官普遍学历高、调研能力强的特点,该院建立起了开放式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法研社”,以此搭建聚集青年法官智慧、体现调研能力的舞台。
而极具特色的心理调适室,则吸引了更多干警的参与。
为缓解案件数量多、审理难度大所导致的干警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的情况,黄浦区法院在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开辟了一间“心理调适室”。
在调适室里,笔者看到,一整面墙的蓝天白云供干警信手涂鸦宣泄,“烦恼柱”、“愿望树”让干警们将内心烦恼、忧虑以及要求和愿望得以充分表达,专设的“心理咨询室”则是个私密空间,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干警进行心理辅导。
充分依托品牌化法院文化建设这一党建工作载体,为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活力,也结出了累累硕果。去年,黄浦区法院还被评为“上海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聊廉助廉说廉
创新党风廉政工作形式
院领导与中层干部围坐在桌边,讲讲近来发生的一些官员腐败事件,谈谈自己的认识感悟,这样的场景在黄浦区法院并不稀奇。干警们把这种形式的交流形象地称为“聊廉”。
与此相类似,定期开展的“中层干部家属助廉活动”,则是以家庭作为党风廉政的纽带,通过“家属助廉”的形式,打造勤政廉政的法院环境。
在全院干警层面,黄浦区法院则采取“说廉”的方式,由监察部门利用集中学习和整训的时间进庭室“说廉”,督促干警严守廉政纪律,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对干警日常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提醒告诫。
“聊廉”、“助廉”、“说廉”等廉政教育新形式,共同建起了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此外,该院还通过举办全院干警廉政讲座,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廉政专项讲评、“作风建设年”活动等,不断健全党风廉政教育机制,确保警钟长鸣。
在强化教育的同时,今年,该院还充分发挥“上海法院廉政风险环节监督提示系统”在科技防范廉政风险上的作用,开展专题培训,充分发挥系统的动态监控、监督提示作用,加大廉政风险的预警防范。
许伟基告诉笔者,党风廉政建设正在成为一种无形的潜在力量,注入到全院干警的心中,渗透到审判、执行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
“内涵式”发展的效力
“每当走过荣誉墙,看见历年来我院获得的奖状、奖杯,荣誉感和责任感便油然而生,也令我们思考应该怎样继承传统,促使各项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日前,在黄浦区法院的一次党组中心组扩大会上,各庭室负责人围绕着“黄浦法院精神”的内涵和如何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推动法院实现新一轮发展各抒己见。
去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撤销黄浦、卢湾两区建制,建立新的黄浦区,新的黄浦区法院也由此成立。如何实现新的发展,成为今年该院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今年年初,一场关于如何培育和塑造“黄浦法院精神”的大讨论在全院各支部展开。
“要将大讨论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相结合,提炼、总结、弘扬符合新黄浦区法院特点,并引领未来发展的‘黄浦法院精神’,使之成为干警奋斗的精神动力和价值追求。”黄浦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许伟基表示。
该院还把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夯实各项基础工作上,通过丰富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完善党组决策机制,推出党组成员担任审判长、参与信访接待机制等具体化的措施,切实加强党组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的引领作用。
该院还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在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了增强部门负责人“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能力,每年举办“一岗双责”培训班,形成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格局。
此外,该院还通过在审判一线、骨干中发展党员,开设机关党建网拓展宣传教育阵地,定期召开党员座谈会等各种方式,打造一支更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法院干警队伍。
“只有正确把握人民法院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的关系,传承、发扬党建工作的优势特色,夯实各项工作的基础,才能不断提升法院队伍素质和自身整体发展水平。”许伟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