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金太 发布时间:2012-02-27 09:36:24
学习詹红荔精神,要在能动司法、管理创新方面有新提升。要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坚持能动司法,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的作用,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积极参与特殊人群关怀帮扶和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促进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努力打造司法品牌。继续深化“诉前调解制度”、“司法确认制度”、“法官进四区”等改革举措,积极培育“立案窗口建设”、“社区法官工作室”、“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交通巡回法庭”等有自身优势的司法品牌。
学习詹红荔精神,要在公正司法、服务大局方面有新成效。要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使司法审判始终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力化解社会矛盾。正确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着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健全“大调解”工作格局;严格执法办案要务。依法严惩危害社会治安、侵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犯罪、涉黑犯罪、侵财犯罪,重点打击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等民生类案件,营造安定和谐的法治环境。不断发挥民商事审判对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作用,对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秩序的协调、引导作用。发挥行政审判对依法行政的监督、支持作用,加大调解、和解工作力度,弘扬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建设,依靠体制优势化解执行难问题;主动接受各界监督。自觉将法院工作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完善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议案、提案的办理质量和效率。定期开展法院开放日、司法公开日等活动,积极邀请社会各界参观法院,促进审判工作公开、公正。积极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扩大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有序参与。
学习詹红荔精神,要在为民司法、以人为本方面有新突破。要深入理解詹红荔同志“三三九不”工作法,时刻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不断完善司法服务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完善便民利民举措。强化立案窗口建设,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大力开展巡回审判,方便群众诉讼,开展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保护弱势群体的诉权;强化法制宣传力度。继续开展“法官进四区”活动,以“法官说案”电视栏目、“平安建设指导员”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学校、企业、单位、乡村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切实加强法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法制意识。
学习詹红荔精神,要在提升素质方面有新建树。要践行弘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的自觉性、坚定性。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狠抓司法能力建设。认真落实审判质效31项指标考核,重点抓好改判发回重审率、人均结案数、调解撤诉率等指标,在实现均衡结案的同时全面推进审判工作健康有序运转。加强学习型法院建设,开展规范化庭审考核、裁判文书评比、警务比武练兵、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岗位练兵增强实务操作能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丰富法院文化活动载体,使法院文化建设成为传承司法文明、展示司法形象的平台。
(作者系福建省建瓯市人民法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