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甘当配角   

发布时间:2012-07-27 09:44:35


                                             甘当配角   

                                            文 / 艾迪

                                           党课2012.06上

   “名不必自我成,攻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这是中国民主的先驱、辛亥革命领袖黄兴所言,每一个字都发自肺腑,正是黄兴磊落一生的真实写照。

    长期以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尤其是辛亥革命的不少专家学者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如果没有黄兴,辛亥革命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会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作为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一方最具行动精神的指挥着,黄兴的价值绝非许多只懂空谈、疏于行动的“革命理论家”可比。“世称孙、黄为开国二杰,克强诚当之无愧矣。”辛亥革命期间流行“孙氏理想,黄氏实行”的说法,众口一词都说黄兴是革命的实行家。当时出版《血书》有《黄兴小史》,其中言:“黄非思想家,亦非言论家。实为革命党中唯一之实行家也。故党中最重黄之声望,直可以与孙逸仙齐驱并驾矣。”

    与孙仲山相比,黄兴本来就在封建王朝时期中过秀才,又是两湖书院的高材生。黄兴在留学日本之前,即已“字习东坡,文宗韩柳”,其旧学的根基很深,是同时代的读书人更容易接受他。在1905年之前,孙中山与黄兴没有任何联系,因为黄兴自己创立了“华兴会”,独立领导了两湖的革命。随后,黄兴的许多朋友、同志都成为留日学生,并先后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成为同盟会的领导和骨干,如宋教仁、陈天华、刘揆一等。对此,黄兴从来都是赞成的,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骨干被别人“挖走”而有丝毫怨言。

    黄兴只是一介书生,对军事并非专业,但自“华兴会”计划在湖南起事,他即自任总指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做战时总司令,南京临时政府时为陆军总长,随后还做南京留守。当时确实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担当这样重要的职务。

    早在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督师时,黄兴在全国已是名声显赫的风云人物,他的经历赢得了包括革命党人、职业军人、普通民众在内的普遍认同。孙中山虽然从事革命的实践更早,但他主要是思想家,在海外华侨中具有一定的动员能力(主要是筹款)。在民国初创之际,人们重视的是“践行”,享有“笃实”声誉的黄兴被各方看好乃是顺理成章的。

    可以这么说,黄兴具备了做领袖、演讲主角的大部分条件,但他的性格使他始终自愿担当配角。从同盟会时期到民国初年,他从来都不曾打算从孙中山手中夺取领袖地位。这样的机会曾一次次地出现在他面前,但他每一次都是坚决的拒绝了,并一直坚定的维护孙中山的“主角”形象

    面对“革命党”内的不和谐声音,黄兴提议公推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以至于不惜“得罪”多位至亲好友。在成立大会上,更是“更不是男子本色”的黄兴提议:“公推孙中山为本会总理,不必经选举手续”,孙中山才得以顺利当选。这一年,孙中山39岁,黄兴31岁,胡汉民26岁,宋教仁23岁,汪精卫21岁。都是意气风发的年龄,也同时都是争强好胜的年龄,有实力争夺“总理”位置的只有孙中山和黄兴,黄兴急流勇退,甘当配角,其他人跟没什么好说的了。可以说,如果没有黄兴的勇于甘做配角,中国反封建之路还不知要走多少弯路。

    其实,不光是黄兴,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总会有人主动地站出来甘做配角,才使得历史的航船得以顺利地驶过那些暗礁和险滩,成功驶达目的地。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就是一位识大体、顾大局、甘做配角的典范。董老曾给子女讲故事说,京剧里的主帅出来前,都有一些跑龙套的人登场,跑龙套的人很不简单,不要忽视,他们缺一不可。董老的儿女回忆说:“父亲说,他就是跑了一辈子龙套,人要甘当配角,不要老想着自己当主帅。”话剧表演艺术家林良坤先生在北京人艺演了一辈子戏,一直演配角,直到晚年才演上主角,但他说:“我原来常演配角,现在常演主角,但我从来没觉得哪个更重要,没有主角不行,没有配角主角就是摆设,角色需要我扮演主角我演,角色需要我演配角我随时甘当配角!”

    好一句“甘当配角”!笔者认为,身担科学发展重任的各级领导干部更需要多增强一些“配角”意识,少抱有一些“主官”思想。虽然人们总喜欢说:“不想当时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在教育人立大志、激励人做大事的角度很有启发意义。但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将军毕竟是少数,士兵却总是多数;一个单位也好,一个部门也罢,“主帅”只有一个,如果大家都要当将军、争“主帅”,谁来当士兵?现在有些干部“当主帅”的愿望迫切,不是立志做大事,而是一门心思做大官。“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一事当头总是以“没有权利”为幌子拖、推、滑,对待工作常以“不归我管”为理由踢、避、让,久而久之,工作成了主要领导的事情,而问题也是主要领导造成的,总之是没有自己的责任。

    作为配角,要有正确的责任意识。配角应认识到,在一个团队里,必然会有台前幕后之分,右前方和后方之别,不可能人人都站在显出,不可能人人都是主角。当主角需要知识、才华、能力,当配角同样需要智慧、觉悟和品格。配角当好了,就是对主角的支持和帮助;没有配角的努力工作、积极支持、先人后己,主角的个人能力再强,也难以创出荣誉和事业。

    从历史上许多“配角”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好的配角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一个人“品格”的高低;好的配角是一杆秤,能称出一个人“道德”的轻重;好的配角是一池水,能透出一个人“修养”的深浅。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