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丹吉洛 赵双玲载自《意林》
我在大学念书时,曾经选修过一位哲学教授的课。很多时候教授在台上讲,底下的学子昏昏欲睡。碰到这种情况,教授有时会别出心裁,比如有这么一次——
“注意了!注意了!下面我有几个小问题要请教大家,知道的请举手。”教授首先发话。
“你们问你当中有多少人了解自己的父母?”这么简单的问题?人人都举起了手。
“祖父祖母呢?有多少人了解?”这次举手的人少了,不过也有三个。
“那么,现在谁能告诉我,有多少人了解你们的曾祖父曾祖母?”全班60多学生,这次只有两名举起了手。
“瞧瞧,”教授面露得意之色,“相隔两代,几乎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曾祖父母了。你们当中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们的事迹、想法、他们年轻时的想法、年迈时的悔恨呢?多么令人遗憾!”
“不过这也怨不得你们。谁叫他们不留下点光辉业绩呢?再设想一下,从你们这代算起,三代之后,假如坐在这里的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的子孙。关于你们,他们又知道些什么呢?是不是也学你们的样,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自己的老祖宗忘得干干净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也不是他们的过错。关键是,百年之后,你们有没有给子孙留下值得他们珍爱、回忆的东西?”
“一句话,你会留下什么给你的后代呢?你是虚度光阴,终老无成,还是奋力拼搏,无愧一生。选择权完全在你们自己手里,书上说得好:韶华易逝。。。。。。下课!”
但是没有一个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因为大家都在细细咀嚼教授的这一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