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年时期,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篇课文时就对桂林有了最初的向往。仙境般的美景,传奇的神话故事,美丽的刘三姐……等等这些对于我有着无尽的吸引力。但正如歌中唱到“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时我却没有钱,有钱时我却没时间。”十几年后,我仍然没有钱也没有时间,但是我却有了一个充足的理由,向桂林出发!
无限风光在险峰
桂林通往兴坪本已通了高速公路,但实在贪婪那份仙境般的秀美,我们三人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盘山路。左侧是突兀的岩石,不同于北方岩石的坚硬与密实,看起来有煤炭一样的质感。右侧是树草丛生的悬崖,俯瞰茂盛的树木,不得不佩服它们的勇气。脚下是或立或峭的岩石,身处险境却悠然自得、枝繁叶茂,杂草相伴,别有一番情调。驱车行驶在盘山路上,平坦的黄土小路安静而明亮,偶尔会有被车轮压起的小石子弹起直飞山涧。这种景象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平原的人来说是新奇的,行驶在盘山路上难免有些胆战心惊,但又抑制不住对更高处的向往。当车行至半山腰时,我们纷纷走下车,朵朵白云就在身边飘动,似乎身旁的一切都是飘渺的。眺望远处的群山,一座座拔地而起,互不相连,座座陡峭,桂林的山是没有脉的。形状各异的群山在雾气环绕下显得神秘而灵动,引人遐想。尤其远处山顶的一处断崖,很引人注目。它像极了一位婉约的女子,长发蓬松地束起,飘舞的云袖隐藏不住身材的婀娜,神情坚定地守望着前方。传说在很多年前,女子与他的夫君在这片山脚下过着男耕女织的宁静生活,然而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南方战乱不断,女子的夫君便被迫从军,小两口只得依依惜别。女子日夜想念战场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便登上山顶遥望夫君的方向,日夜守望不肯离开。倾盆大雨冲刷着她,鸟儿在她的头顶筑起了巢,蛇蝎每天在她身旁游走,这些都不能使她动摇。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渐渐地,她便化成了一块石头,永远的矗立那里,于是便有了这个美丽的断崖,人们为它起了一个凄美的名字——望夫崖。在桂林,有很多这样美丽的传说,山使传说变得生动,传说也增添了山的秀美。俯瞰山下的景象,你会不由得怀疑自己的眼睛,那分明是一副美妙绝伦的画。一块块整齐的农田不同于青山的浓重,它的绿柔嫩而清新,青瓦拼凑的农舍依偎在一旁。三两个农夫劳作于田间,不远处的漓江静静的流淌,当然还有他们身后的青山,真是美妙至极。恬静的蓝天,淘气的白云,美轮美奂的青山,柔美的漓江,悠然的农夫农田,不由得发出心底的声音——无限风光在险峰!
游漓江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据说《闪闪的红星》中那段脍炙人口的画面就是在漓江拍的。如今,游漓江已是桂林旅游最具特色的项目之一。乘着竹排顺江而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赏尽两岸美景,真是无比惬意。红日下的山峰浓墨重彩,江中波光粼粼,与群山倒影交相辉映,令人疑是到了仙境。在漓江的装点下,桂林的山显得尤为妩媚、秀美。亭亭玉立的玉女峰,深情守候的望夫崖,赶考的书生,跳龙门的鲤鱼,绿洲的骆驼,如来佛祖的五指,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最为神奇的是九马画山,据导游说周恩来总理就在山中找出了九匹马,而彭德怀总司令找出了八匹马。我站在竹筏上仔细辨认了许久,才牵强的找出了三匹马,还自我圆场的对周围人说“一定是长年累月的雨水冲刷使山上发生了泥石流,冲走了六匹马。现如今能在山中找到九匹马的,十有八九是现代版‘皇帝的新衣’”。当我在自己原创的歪理邪说中洋洋得意时,他人都早已沉浸在漓江的美轮美奂中去了。我认为对于漓江的水,最恰当的形容词便是“清澈透明”、“绿得欲滴”。俯首看去,江水泛着细细的涟漪,水色晶莹剔透,清晰可见江底的小石头,时常有机灵地小鱼在江中快速的游来游去。据当地人介绍,白天由于游船较多,很少见大鱼出现,所以当地的渔民都是晚上才出来捕鱼。漓江从未被污染,所以江中的鱼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当地,江鱼是招待宾朋的上等佳肴。青山秀水,加之两岸竹林婀娜多姿,所谓“山如碧玉簪,水如青罗带”,怎么看都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的口味与名气差距好大,有浪得虚名的嫌疑。米粉是不错了,只是吃法有点不敢恭维,那个东西在我们东北人看来就是米线拌着咸菜吃。做法相当简单,把米粉烫好,加入泡笋、泡椒、泡豇豆以及花生豆,搅拌即可。一碗米粉的味道完全取决于你放入泡菜的种类与数量,在我看来实在乏善可陈,但这东西在当地可是很受欢迎,男女老少皆喜爱有加。走在街上,时常会看到端着米粉或走或站或蹲或坐的当地百姓。这让我恍然大悟,难怪桂林人都那么瘦,窃笑。除米粉之外,桂林的美食也让我这个受北方丰富的“拿来主义食文化”严重影响的东北人不敢恭维。
除此之外,桂林的岩洞、古镇、印象刘三姐等等数以百计的旅游景点均值得一去,相信可以震撼到你的会远远超过我的点滴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