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天窗说亮话
武和平
由于职务所致,这些年常置身于各类非常事件的旋涡之中,所见冲突多因官方的说话引起,因而颇多疑惑。较之昔日,现在的宣传机器完备到十八般兵器俱全,可一些官员们说话的能力却惊人地退化。正如有位领导描述的那样,他们“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体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离开了秘书和稿子,他们的讲话味同嚼蜡,对“不幸”的听众来说简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面对媒体和公众时,要么咬紧牙关死不开口,要么一不小心,就爆出雷人之语,惹得群情激愤,舆论哗然。
从表面看,说出雷人之语是表达方法问题,是不善说话惹的祸,实则大谬不然。我了解过不少说过错话的官员,他们谈起政绩,面对下属每每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一套官话说得滚瓜溜圆;但面对公众和真相,却往往两股战战,浑身冒汗。俗语云:“想得好才能做得好,做得好才能说得好。”看来,只有从脑袋里找原因。因为观念决定嘴巴,语言仅是思想的外壳,一张嘴就是价值观,要想不说套话、空话、虚话和永远正确的废话,就必须把屁股坐过来,先听人民说话,再代表人民说话,说人民期盼的真话,说解决问题的实话,而不是巧舌如簧,愚弄群众,甚至编织“善意”的谎言。
眼下做到这一点还并非易事,因为诸公并不缺乏判断事物的能力,而是缺乏说真话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仅来自对民主的尊重和敬畏,还需有信念的追求,更要有制度做保障。令人遗憾的是,在某些人的头脑里,还根深蒂固地认为民主和“言论自由”原本是姓资的专利,殊不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当体现在比资本主义更民主、更自由上。而且这个民主,不是“为”民作主,而是“由”民作主,权自民授,官由民选,受民监督,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自由平等的权利,使言论自由不再成为稀缺的资源。只有认识到位,机制使然,官员们的话语体系才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才可能说众人爱听、又能听得懂的话。
如果说一个小小的非典病毒肆虐,使2003年的中国成了信息公开之年,对突发事件我们由“基本不说”到“基本要说”。那么,8年之后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则倒逼我们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即必须从“不得不说”跨越到“一定要说”,而且真说、敢说、主动说。从顶层设计的理念上,敢于“打开天窗说亮话”,让民主政治之光照进每一个暗角,让正义的新鲜空气充斥精神的家园。
列宁说:“我们开诚布公地说真话会得到更大的好处,因为我们深信,即使这是一种沉痛的真话,只要讲清楚,任何一个觉悟的工人阶级代表、任何一个劳动农民都会从中得出唯一正确的结论。”
让我们先从说话开始吧。让媒体说话、听人民说话,甚至说刺耳的话;而政府则开诚布公,打开天窗说亮话,并且敢说实话,善说人民便于接受的真话。不仅说好事,坏事也要好好说,而且首先说、迅速说。面对今日开放的世界,敢于挺身而出,坦荡表达,善于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说话。
说话是一种能力,话语是一种力量。过去不懂我们还能做得了,今天不懂我们则做不好,今后不懂我们就做不了。
(本文为《打开天窗说亮话》序言)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