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做一名真正的好法官

  发布时间:2015-07-07 16:30:14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心生向往,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榜样,让我们无比缅怀。邹碧华用47年短暂的生命诠释了法官的忠诚与奉献,以崇高的信仰激励无数后辈勇往直前。他是改革的先行者,高山仰止,他是苦行僧,负重前行,他是布道者,冲破困境,正如一首怀念他的诗,“你使许多事情生根发芽,自己却被冬天拂去入落叶,独角兽回到了寓言里,谁来驮负巨大的词语”。如何做一名无愧于时代、人民、历史的法官,邹碧华用短暂的生命给了我们最精彩的答案。

    人们认为,法官这一职业是神圣而又崇高的,而光环背后却是责任与压力。在立案庭工作的三年中,有时会矛盾于有限的人生阅历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案情和人心、有时会焦灼于明明涉世不深却如何以老成持重的姿态赢得当事人的尊重与信赖、有时也会失落于苦口婆心费尽心力却没有达到原被告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有时也会疲倦于一波一波永无休止接待当事人带来的身心压力。而正是这些矛盾、焦灼、失落、疲倦,让我更加深切的懂得,在法官的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考验并不是法律知识与审判经验的积累,而是始终坚持对法治的信仰、对公正的追求,时刻不忘自己选择这个职业的初衷是什么,“任何职业都不像法律那样给予如此开阔的眼界,去感受人类灵魂内在的力量,去深刻体验生命的激流,它能够让它的从业者以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去分享生命的情感,失望与凯旋”。长路漫漫,路途艰险,点亮理想之光,彰显信仰力量,惟有初心不改、坚守信仰,才能积聚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勇气。

    法院是社会矛盾的集散地,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有利益纷争,每一本卷宗都掺杂情感纠葛,每一份判决都承载着价值取舍。“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善良是最好的法律,对青年法官而言,不仅要善解法律,更要善待人心,善解人意,多以同理心待人,让法律保有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

    面对审判信息公开化、立案登记制改革对法院工作的新挑战,面对法官员额制、终身负责制对法官权利和责任的新要求,司法改革给予每一个社会个体以希望和责任,谁都没有理由退缩,尤其作为法官的我们,更是责无旁贷。邹碧华曾说“能在夹缝中找到出路的法官很伟大,正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所以我们才有了存在的价值”。作为一名青年法官,无论身在何地何方,面对何种考验,都始终如一的热爱着自己的选择、信仰着法治的明天、坚守着做人的良知、担当着时代的重任。

责任编辑:张晗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