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沙漠里生长的映山红

发布时间:2012-04-24 15:08:05


刘鸿出生于甘肃兰州,自幼生长在敦煌。敦煌是沙漠中的城市,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培植出沙漠上的一片绿洲。生活在这方区域,边关的冷月,荒原的恬静,莫高窟神秘的壁画乐舞,月牙泉清澈的涓涓细流,孕育了刘鸿外柔内刚、素雅兼蓄的质丽个性。人们印象中,大凡在西部荒原戈壁生活过的人,该是黑黑的皮肤,粗犷的性格,可是天生水灵的刘鸿却有着1.68米的苗条身段和柔柔的手指。高考时,老师们预言,这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子,恐怕要远离敦煌,孔雀东南飞了。谁知她报考了西安石油大学,且选学了会计专业,这意味着今后她要与枯燥的数字及成堆的账册打交道。大学毕业,刘鸿再次做出惊人之举,参军入伍,成为空军某实验基地一名财务会计。

    当兵的日子不轻松,驻地只有一趟专列连通内外,人烟罕至不说,平时的气候更是“早穿皮袄午穿纱”。但军人自有军人的豪迈,紧张的工作间隙,刘鸿可没有闲着:大学时曾是艺术体操队队员的她教战友们走起了T台秀;运动场上,1.48米的背越式跳高纪录迄今还没人打破。基地司令和战友们说,刘鸿给军营带来了欢乐。

    刘鸿的善良热情不仅给战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还为她自己收获了一份特别的情感。驻地政治部有一位姓周的年轻军官,奉命到外地执行任务半年,其间刘鸿每月给他工资卡汇款后都会发个短信:“工资到卡,敬请查收。”一次次的温馨提示,年轻军官省却了后顾之忧,决定“零存整取”,短信来往终成就了一桩美好姻缘。

键盘上跳动的音符

    2001年的金秋,刘鸿和丈夫双双转业到郑州,虽然告别了军营,却没有脱离钟爱的财会专业。刘鸿走进了郑州市检察院计财装备处。刚进院,就有干警打赌。一个说:“从长相和气质来看,最起码是大军区文工团转业来的。”另一个说:“不对,我看她肯定是海政歌舞团的,你看她那份温婉多像当年唱《军港之夜》的苏小明啊。”

    在计财装备处,刘鸿先当出纳,后做主管会计,一干就是10年。如诗年华,刘鸿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职业女性。出纳和会计业务枯燥,每天开门进屋面对的是一组组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数字,抬头望眼是一张张等待报销单据的脸。刘鸿经常一坐就是几个钟头,双手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同事给她“小算一笔”:一年下来,刘鸿仅审核、报销原始票据就有12万余张,经手现金1400余万元,办理银行结算520余笔,保障干警出差办公办案借款400人次,累计近300万元,办理包干经费支出业务3300余笔,办理拨款、支付、退票等国库集中支付手续680余笔。而这,仅仅是她业务范围的一部分。刘鸿平均每年要稽核原始凭证10万余张,制作记账凭证2500份,录入会计分录12万余条,而且要做到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零差错。这份细致的心宛若那敦煌月牙泉潺潺流动的溪水一样晶莹剔透。

    每个单位里主管财务工作的人都知道,地方财政的钱来之不易,跑财政绝对是一件苦活。身处其中的刘鸿又怎会不知。在市院领导的支持下,刘鸿多次联系沟通,在她的努力下,市财政局和检察院之间搭建起一条开源引财的“绿色通道”:财政局对检察院关于办公办案经费的申拨报告均予以优先考虑,重点支持。

    不识风尘与浮躁,就因为纤弱的肩头托起了一份责任,就因为细致入微的岗位特性融入了一份执著,刘鸿勤勉工作、孜孜不倦,用心灵叩击排列的微机键盘,谱写下一首首奉献之歌。

思想里催生的智慧

    刘鸿是一个勤于思考与观察的人,感悟纷杂的财务工作,她认为检察财务制度体系亟须梳理和改革:要使国家的每一分钱支付合理,花得明白,产生有益的工作效能,必须做到程序过滤,实体把关,如此方能堵塞漏洞,避免疏误。于是她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审批程序及配套审批表,经典之笔是在全市检察系统实行并推广计财装备工作“五个一固定资产管理法”。

    五个一就是“一张身份证、一个公务卡、一套审批表、一组数据库、一份流程图。”刘鸿组织有关人员历时一年,对市检察院固定资产情况进行摸底普查,并逐项逐件登记造册,完成了物产核查与财政审批手续,接下来启动“五个一”模式,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发放、使用、报废、上报财政等各个环节的运作程序都作了详细的规定,精细化的操作标准使制度、程序与机制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全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呈现出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显著特点。

    “五个一”工作法,效应在于能够动态地掌握单位所有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能够合理地配备、调配各类有形资产,进而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切实做到了“物有所归、物尽其用”,使有限的财政经费发挥了最大的保障功能。郑州市一位市领导批示:市检察院的这一做法,很值得在全市推广。

    检务保障与资产管理的“郑州模式”在兄弟省、市院引起了很大反响,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河南省院的关注,此后,天津市检察院率先派员到郑州考察调研,引燃出相互交流传经送宝的“郑州效应”。

    欣慰于工作创新思路及实践成果得到的认可,刘鸿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她在主管副检察长和计财装备处处长的安排下,在进一步规范本级固定资产管理的平台上,摸索出一套市检察院和13个基层检察院固定资产管理联合体网状,从而实现了两级院固定资产一体化管理方式,动态化掌握两级院装备配备信息,初步达到了有形资产管理的财务监督,为指导、协调基层院检察计财装备资源的优化组合奠定了基础。

    基层有基层的难处,思考能孕育计谋。刘鸿作为市检察院的财务主管,不仅仅用心于制作规范行业行为的“清规戒律”,更热心于为基层检察工作的发展奔走呼吁。2010年3月,她围绕省院拟定的关于检察经费保障及办案成本的专项调研课题,专程走访了几个基层检察院,倾听了他们有关地方政府对办案经费供给措施的意见和感受,随即制定了调研套表下发,对各项数据逐一与基层院核对、核实。促成了省、市院计财装备部门与郑州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检察经费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县区院办公办案经费保障工作的开展劈山开路,此专项调研成果也被河南省院评比为第一名。

    思想的深邃方能催绽机制创新的工作智慧,思维的清晰才能驾驭纷杂的财会事务现象,这几年来,刘鸿以她清晰的阳光思维牵引实践创新,视一件件静止的物品和一组组沉寂的数据为珍珠玉器,以一腔纯朴的公仆情结将这些珍珠玉器巧为串联,为检察业务增辉添彩。

工作中绽开的笑容

    听到人们夸赞她的功劳,刘鸿总说:“计财装备工作的真谛就是服务,国家财政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得明白,会计报表的质量和审计结果就像卷宗案件质量一样,都是检察事业的生命线,些许疏漏就会影响检察工作的形象,在这个岗位上,不求有功,唯愿理解。”

    当初实施院机关固定资产管理措施的革新和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有个别干警不理解,总觉得这个方式“又费事,还搞不懂”。刘鸿总是笑脸相迎、奉上清茶。

    有一次,一位老检察官和她说:“用卡结账真别扭,不是忘记了密码,就是不晓得咋使用,我这一趟出差还是用现金结账了。”刘鸿先是细心帮他整理张贴好票据,把应报款额悉数点清交付,又说:“老兄你先别忙着走,忘记密码说明你太忙,不会操作说明你不用心,其实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比你办大案容易多了。”刘鸿一边向他演示卡的操作方法,一边开玩笑,“出门在外带大量现金,万一丢失了,就不怕回家嫂子吵你?”

    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大都有一个特点:节约。这几年来,市检察院提出了“创建节约型检察机关”的新思路,2010年起,在有效地实行了资产层面的节约以后,市检察院又重点抓了经费支出的厉行节约。按照院领导的部署,刘鸿经过认真思索,在全省乃至全国检察系统做了一件首开先河的事情,就是成功地指导开发了经费管理软件网络系统工程,对市院财政经费支出实行网络台账管理模式,对各项经费实行预算控制和台账管理,对重点支出项目如公用、警用车辆燃油及维修、会议公务接待、差旅费、培训费、水电费、取暖费实行了单项预算控制,同时对市院各部门包干经费实行总预算控制和重点支出单项控制。例如,每一辆车的加油日期、数量金额、当前里程数、百公里耗油量均由系统动态统计,总耗油量结合车辆所在部门业务性质受单车预算指标限制,每百公里油耗与同类车平均值对比,如出现异常情况要求由用车部门出具书面情况说明。

    启用这种管理模式,使得每一笔支出事项都能做到公开透明,有效地杜绝了不合理开支现象,降低了机关行政运行成本,使管理层动态地、清晰地掌管了全院经费支出报销的客观情况,掌控了总预算和单项预算执行进度,使创建节约型检察机关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从军营走进检察院整整十年,十年里,刘鸿虽然没办理过一起案件,也没有接触过一个犯罪嫌疑人,但她将一腔执著与热情全部投放到自己钟爱的检察计财装备事业上,把所有的智慧都倾注于财会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开发上,赋予枯燥的数字和深奥的程序以人性化的生机。刘鸿说她喜欢居里夫人那句话:理想的琴键,只有扣动奋斗的琴弦,才能奏出人生美好而动听的音乐。她愿在数据与程序之间跋涉前行……

文章来源:检察日报

文章出处:检察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