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广乔学社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庭审直播录播 预决算公开

 

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发布时间:2012-04-24 15:11:43


走进美丽的水仙花故乡———福建省漳州市,走近漳州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蔡惠林,就能感受到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黄牛’”,这也是市直机关干部对他由衷的评价。

    爱岗敬业显本色

    10年前,蔡惠林从漳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位置调任漳州市纪委副书记。从上任那天起,蔡惠林就把全部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

    1998年底,蔡惠林兼任市监察局局长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除了协助书记谋划全委局的工作、处理机关日常事务外,还要分管文字综合、干部人事、案件审理、纠风治理、执法监察、效能建设等多方面工作。他敬业爱岗、忘我工作,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和双休日在办公室学理论、钻业务,修改批阅材料,休息时间非常少。因长期劳累,蔡惠林患上了心脏病,医生交待他不能过于操劳,亲人和同事劝他注意休息,可他放不下责任、放不下工作,有时实在感到身体不适了,就吃几粒药,硬撑着继续工作。

    漳州临海,受台风影响较为频繁。在每年的防抗台风督查工作中,蔡惠林都身先士卒,顶风冒雨带队深入重点部位和重点镇村,哪里防抗力量最薄弱,他就出现在哪里;哪个地段最危险,他就奔赴哪里。今年5月,在防抗1号台风“珍珠”和4号台风“碧利斯”督查工作中,他是一边吞服降压心舒片,一边拖着虚弱的身躯在受灾现场工作的。

    务实创新倾心血

     1999年4月,漳州市创新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蔡惠林当时兼任市效能办主任和投诉中心主任,是漳州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主要组织实施者之一。他积极参与有关机关效能建设理论观点、制度框架、工作机制等方面的探讨研究,起草和制定漳州市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暂行规定、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工作规则等一系列文件。

    1999年以来,蔡惠林和同事们坚持以效能建设为平台,综合运用行政执法监察和纠风治乱等机制,推动机关涉企办事制度改革,广泛开展服务承诺、创建综合办事大厅和行政服务中心,以及“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等利企便民办事机制方式,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和质量。2003年,他组织协调市财政、物价、纠风和执法等部门在全省率先对涉企收费、检查、处罚项目进行全面清理,编印小册子发给企业及相关行政部门,受到广大企业主的一致称赞。

     为民解忧见真情

    在蔡惠林的案头,记载着这样一段话:“民之难即党之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就要为民解难,为党分忧。”10年来,他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始终坚持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时刻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05年底,一些群众对瓶装液化气乱涨价、缺斤少两等问题反映强烈。接到市纪委主要领导批办要求后,蔡惠林立即组织一个由市纠风办牵头,物价、质监、建设、工商等部门联合参与的调查组进行查办。集中整治后,液化气价格从原来的每瓶117元下降到每瓶80元,液化气经营企业增加到4家,打破了原来独家垄断经营的局面,群众拍手称快,都说市纪委监察局办了一件顺民意、得民心的实事。

    清风正气塑人格

    公生明,廉生威。

    蔡惠林认为,身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只有站得直、行得正,才能理直气壮去管人、管事。案件移送审理过程中,常常有人找蔡惠林说情,但他的“天平”从未向说情者倾斜过。2006年,某农场场长郑某挪用公款注册个人公司案件移送审理。郑某以挪用公款时间较短,未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为由,多次带着礼品来找蔡惠林,恳求不予处分。面对这位多年的老部下,蔡惠林坚决地顶了回去,郑某最后受到了应有的党纪处分。吃了“闭门羹”的说情者觉得蔡惠林铁石心肠,不近人情。而蔡惠林却认为,讲原则肯定会得罪一些人,包括亲朋好友,肯定会受到一些不理解,但这是共产党员最起码的准则。

    蔡惠林对己严,对家人更严。他的清廉家风一直令所有熟悉他的人信服和敬佩。2003年儿子结婚,蔡惠林从严自律,儿子的婚礼办得低调而简单。亲友和同事得知后怪他不讲情理,蔡惠林却认为,家风连着党风,家事虽小,折射出的却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树立起的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形象!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文章出处:中国纪检监察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