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开“小公主”感觉还真挺顺手,比自己家的车要舒适得多。只因车体较重,起速有点慢,对于不太习惯开快车的我来说倒是正好。沿着S201公路向东北方向行进,到额尔古纳吃过午饭后继续前行,过拉布达林大桥后,向右转入S301公路,再奔根河。过桥后草原就不见了,地势逐渐升高,树木多了起来。公路虽然不算是正经的盘山道,却也是紧贴着山体,右侧有几米至十几米的落差。从未在这种路上开过车,心里难免紧张。但我还是能够镇定地控制着车速,稳稳地把着方向盘,一路向前。遇到转弯处,团座及时提醒不要越线,担心对面来车看不见且又无处躲避会很危险。
只听他们在惊叹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我却无睱观看,目光都专注到弯道极多的路上。保证行车安全比什么都要紧,一时疏忽大意出了差错,什么好风景都与自己无关了。
树木越来越密,路况也越来越差,有几处修路挖开的地方很难走,还要赶路,还得躲坑,当然也有过爬坡车憋灭火的时候,还好,那么险的路都顺利通过,以后再开车轻易不会觉得路难走了。这和人活着一样,难免会遇到沟沟坎坎,挺一下、越过去,回头再看看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人生除死无大事。
很快就到了根河,打开车上的导航,定位目的地为漠河,导航指示向右转。听话吧,转到伊图里河后,团长觉得不对头,连忙翻开地图册查看,原来根河、加格达奇、塔河、漠河的方位恰似一个长方型的四个点,如果走导航指引的线路,要向东到加格达奇,再向北到塔河,再向西到漠河,四边型走了三个边,有800多公里的路程,真是越走越远了。莫不如直接走一条直线从根河到漠河,只有340多公里。问了当地人,得到的答案是一样的。电子的导航系统虽然也没有指错,但就是比不上人脑,遇到问题时会想办法走出一条捷径来。
返回根河走西线,一路向北,真正进入了大兴安岭腹地。换了班长开车,我也放松一下紧绷了许久的神经,开始观山望景。道路仍依着山体蜿蜒向前,这都是以前主要为运木材而修建的,兼而起防火道的作用。远近山上的树木虽有一些白桦树,但以松树居多,一棵棵都挺拔着身姿,努力朝着太阳的张开臂膀。也常有不知源头在哪里的小河流过,清清的河水更增添了山林的秀色,崇山峻岭也更加生机勃勃。
如果不是有过难忘的记忆,谁也不会想到这里在1987年5月6日曾经历过一场特大火灾的浩劫。大兴安岭火灾的第二年团座带领部队到塔河一带执行清理山林的任务,一晃20多年过去了,如今故地重游,真是感慨万千。那满山遍野的焦木、灾后次生的虫害、家被烧光的百姓、艰苦奋战的官兵,种种境况都被他描述得如同就在眼前,虽未身临其境,却也同样令人触目惊心。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当年从电视上也都看到了。开始有不同的五个地点,均系人为起火,第二天被扑灭后,又有两处死灰复燃。大火借助8级以上大风任意肆虐,上百米高的火头铺天盖地压向西林吉(漠河)城和周边的林场。大火燃烧了整整25天,过火面积达101万公顷,大兴安岭地区的原始森林已所剩无几,“绿色水库”惨遭破坏,损失将近70亿元,这还不算对未来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团座的家乡在长白山林区,对林木的特征和习性非常了解,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提起这些时,我们仍然能够感觉到他的那份心痛和惋惜,也令我们唏嘘不已。现在尽管满眼的郁郁葱葱,不见了残木焦土,但山上生长的树木都不是原生态林,怪不得没有那么粗壮,只能被我称为二细(手拉面的一种),对苍松翠柏、万古长青的向往,也只有在梦里了。
大兴安岭的火灾责任被推给了费翔,就因为他在当年的春晚唱红了《冬天里的一把火》,这不过是大家的调侃,到现在,真正的责任人是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安全防火意识不强,一时的疏忽酿成了无穷的后患,财产的损失之外,还有190多条生命葬身火海,数万人无家可归,这种惨痛的教训应当世代铭记,永远不能忘怀。
1987年6月中国青年报记者雷收麦等人撰写的《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现在读起来仍能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顺便把网址也放到这里:
http://hi.baidu.com/cjrblyh/item/36a876163bbef4fc746a845c
在查询这次出行路线时,在网上突然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一位在夏至去漠河看极夜的网友,说当天晚上看到北极村的广场上放起了烟花和孔明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天哪,这是林区啊,怎么还敢放明火?如果这条消息是真的,那当地人不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吗,火龙压顶、无处躲藏、惊恐万状、家破人亡的经历都忘记了吗?团座听后气得坐在车上骂娘。
大火过后,据说还真有“四不烧”:松苑不烧,因系吉祥之地,火魔不忍;清真寺不烧,因真主威仪,火魔不敢;茅厕不烧,因污秽之所,火魔不屑;坟地不烧,因鬼魔同宗,火魔不犯。如果真占上传说中的四样之一,烧不着自己,也不应该为所欲为。毁了高高的兴安岭上的一片大森林,是对子子孙孙犯下了滔天大罪。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果然如此。虽行路不过万里,却因身临其境,森林防火意识已根植于心,这也最大的收获。虽家住平原,以后在清明扫墓的时候,包括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天干物燥时,一定要小心火烛。
感慨间,前方路上出现了一个有点凯旋门气势的大门,横幅上书四个大字“中国满归”。
文章出处:http://qqherls.hljcourt.gov.cn/manager/index.php?module=Article&controller=ArticleCrud&action=a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