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年龄不同情景读同一本书所领悟到的也不同。《老人与海》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在不同年龄读这本书体悟也不同。读这本书的契机是初中需要写一篇名著的读后感,怀着小心机的我就买了最薄看起来最不费力的一本。初中,高中,大学,总会需要写一篇名著读后感,《老人与海》是我的首选,然而并不是因为薄且简单,是我真的喜欢这个故事。
初中的时候我把它当做一本有趣的故事去读,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故事,一个英雄迟暮的故事。老渔夫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即使曾经辉煌,也被同行当成失败者。剧情是老渔夫出海捕鱼,务必要强调的是吃鱼的部分是我最喜欢的,至今记起在大鱼肚子里面发现美味飞鱼的朴实描写,令我念念不忘。对于初中的我,结局当然是让人遗憾的,不是完美的所谓大团圆结局,成功的果实被夺走,证实自己能力的收获没能带回。
高中的我更喜欢的是书里面描写的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着迷于那种无根无基漂泊在大海的孤寂感。海明威用他简练的语言描绘出波澜壮阔的大海,人类虽然渺小,但只撑一叶扁舟,也能征服整个世界。老人的对手不再是一条鱼,一条鲨,书中把它们拟人化。他和自己的猎物惺惺相惜,他和他的敌人全力斗争。因为他的拥有了对手,他也不再年老体衰,而是回到曾经年少意气风发,在斗争的过程中恢复了青春,找回了自我。
大学的我更注重文字的美,海明威是一个成功的作者,他用感觉,用视觉,用触觉去抓住读者的心,读者的眼。读这本书中,你仿佛站在摇曳的渔船上,手中握着磨得圆润的鱼叉,你尝得到鲜美的只加了海盐的鱼肉,感受得到鱼叉插入猎物身体中皮肉绽开的感觉,闻得到咸湿清新的海风。你会在与大马林鱼的斗争中紧张,成功后喜悦,遭遇鲨鱼攻击后失落,仿佛每个人都是这位沉默寡言的老人,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寻找着人生的意义。
现在的我再次重读这本书,却发现书里不乏人生的哲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两句话大概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并不知道来自这本书。在这本书中,老人是一个始终乐观的形象,他不惧怕失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并没有打击到他,失去了猎物最值钱的肉也是让他回家的路更加轻快的优势。失败是他的另一种幸运,大概对于他来说更重要的是下一次出海,下一次拼搏,失去或者失败只是他人生中的过客,他的快乐在于拼搏的过程。人生何尝不应该如此,失败只是路中的挫折,不要让失败夺走你的意志,你的自信,和你对生活的热爱。
文笔有限还是写不出这本书更优秀的文笔更精彩的剧情,但是如果没看过这本书,就请在闲暇的时间,或是一杯热茶一杯咖啡,最好捧一本纸质版的书,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这本书吧,也许你会读出更多的内容和思想,书籍不就是承载着作者知识和思想的载体吗?